前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揭晓!在获奖名单中,有这么一位科学家,为中国的科学事业默默奉献五十余载,他说自己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
他就是代表着华人世界里最高科学成就的杨振宁先生。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先生
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却一直深陷在两个舆论事件中,第一件事是娶了比自己小54岁的翁帆,另外一件,是加入美国国籍,又在82岁高龄的时候选择回国......
(为了保持文章的流利,会用到“杨振宁”先生的本名,小编非常敬重杨振宁教授)
娶小54岁娇妻,杨振宁深陷舆论漩涡!
在杨振宁的一生中,最具争议的一件事就是和翁帆相差54岁的婚姻。
年,82岁的杨振宁和年仅28岁的翁帆结婚了。
这场年龄差54岁的婚姻,引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人拿东坡居士的打趣词人“张先”的诗来调侃他们的“老少配”: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人们热衷从他们身上找到这种巨大的反差,好来印证这场“忘年恋”的荒诞。他们说翁帆是个“心机婊”,贪图杨教授身上的名利与光环。
在和翁帆结婚之前,杨振宁有过一段婚姻,他的夫人是杜致礼。
▲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女士(百度百科)
两人于年,在美国纽约结婚,他们一起携手度过了53年的岁月。
年,杜致礼女士因病去世。
次年年底,杨振宁和翁帆再婚。
流言蜚语顺势而起,很多人开始恶意揣测:年轻漂亮的翁帆为什么会甘愿嫁给一个“糟老头子”?
网络上的键盘侠骂翁帆为了钱,毫无下限。
杨振宁的公众形象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铺天盖地的舆论席卷而来。
他们并不是在年相识,早在年,他们就认识了,并且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女士非常喜欢翁帆。
年,汕头大学召开首届华人物理学大会,杨振宁夫妇受邀参加,翁帆以接待生的身份认识了杨振宁夫妇。
此时的翁帆形象过关,成绩优异,因此被学校选中,担任接待一职。
杜致礼女士对这个甜美的女孩子十分喜爱,走的时候还拉着她的手说:好好学习,以后到美国深造。
在此后很多年,她和杨振宁夫妇还有书信往来。
在得知杜致礼去世的消息后,翁帆就经常打电话安慰悲痛中的杨振宁,翁帆经常写英文诗,写完后就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杨振宁,杨振宁修改之后再传回来。
接触了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互生好感,慢慢地开始发展成为恋人关系。
杨振宁很坦诚地和翁帆说过:和翁帆结婚是因为杜致礼的去世,即使不和翁帆结婚,自己也会再婚。
翁帆也不在意,只是在接到杨振宁的求婚怎么有人求婚不准备玫瑰的?
在杨振宁之前,翁帆也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对方是一个小职员,婚后,翁帆成为了一名全职太太,但这并不是翁帆想过的生活。
26岁,翁帆就结束了这段婚姻,并选择重新重返校园。
年,翁帆考取了广东外贸大学翻译系,成为硕士班的一名学生。
和杨振宁结婚之后,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声,翁帆在媒体面前没有发表过任何表态,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陪伴杨振宁上。
他们两人单独相处的时间,显得无比温馨:
他们会在早上8点准时起床,翁帆准备好两人的早餐:两杯牛奶、几片烤面包、两个煎蛋;吃过早餐之后,杨振宁去学校上课,翁帆在家里看书、修改论文。
吃过晚饭之后,两人总是在校园里手拉手散步。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杨振宁的听力开始衰退,戴着助听器也听不清别人讲话,翁帆就成了杨振宁的翻译,两人之间非常默契,杨振宁看着翁帆,翁帆就基本上能知道对方想要表达什么。
如今,杨振宁教授已经99岁了,翁帆也从青年步入了中年,他们不被看好的婚姻,已经携手走过了18年,每当别人问起翁帆,到底喜欢杨教授什么时,她都会说:喜欢他的品行、才华和修养。
结婚之后,两人一直没有生孩子的打算。
杨振宁主动表态:我知道我的身体始终会出问题,也许是在五年内,也许是在明天,如果我走了,我希望我的夫人可以改嫁,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不希望翁帆成为单亲妈妈。
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爱不爱国?
另外一件让媒体大做文章的事,就是杨振宁曾经加入了美国国籍。
总有人拿邓稼先和杨振宁做比较。
邓稼先是杨振宁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也是一起同过窗的校友,邓稼先回国了,杨振宁没有。
▲邓稼先先生(中)和杨振宁先生(左一)合照
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6岁的时候,父亲赴厦门大学任教,杨振宁跟着到厦门读小学二年级。
一年后,父亲应聘清华大学,全家人一起搬到了北京,住在清华园,杨振宁也跟着入读教员子弟学校成志小学三年级。
小学毕业之后,杨振宁的母亲又带着杨振宁和弟弟妹妹回到合肥。
年,全家又辗转广州、中国香港、昆明,杨振宁在昆明完成了高中学业。
同年,正在读高二的杨振宁参加统一招生考试,被西南联大录取,先听父亲的意见报名化学系,后改为物理系。
年,23岁的杨振宁拿到芝加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
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作为杨振宁同窗兼好友的邓稼先于年获得博士论文答辩后,他的恩师邀请他留在美国任教,美国也提供了优厚的待遇挽留他,但学业有成的邓稼先毅然决然选择回国。
这样一对比,留在美国的杨振宁就成了众矢之的,尤其是在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之后,他们就以“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为由,强行给杨振宁扣上了“不爱国的帽子”。
而事实上,当初选择回国的科学,大多是应用科学家,比如钱学森先生是研究空气动力学的,他回国可以直接进入研究火箭的研究室,将学到的知识的快速变现。
当时的理论科学人才并不能做到这些,并且由于国内无法提供现金的科研设备,所以杨振宁就算回到国内,不仅不利于继续研究,还会分掉其他科学家的科研经费。
在邓稼先等人回国之后,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了一个禁令:中国血统的人,在美国得了博士学位,在理工科的不要让他们回国。
这个举动,挡住了很多准备回国的人,这其中就包括杨振宁夫妇。
杨振宁继续留在美国,等待回国的机会。这一等,就是20年。
美国解除禁令之后,杨振宁就申请了第一批回国的名额,他向接待人员列出了自己最希望会见的人员名单,列在第一位的,就是老同学邓稼先。
当时,美国的科学界有一个传言说是中国的原子弹,有美国科学家的帮忙。
他想要邓稼先亲口打破这个传言: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研制出来的。
在请示了周总理之后,邓稼先回了一封信:非常确定得告诉他,我们的原子弹,完全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研制出来的。
在拆开邓稼先的信件之后,杨振宁当场就哭了。
▲杨振宁先生的弟弟采访实录
他跑到洗手间整理了一下出来后说道:“这是一个灵魂深处的震荡,当我知道邓先生的回答以后,感情上的冲击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
早在出国前,杨振宁的父亲就曾叮嘱过他:每饭勿忘亲爱与有生应感国恩宏。
在不能回国的日子里,杨振宁为华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年,他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指出:在弱相互作用中,互为镜像的物质的运动不对称。
后来由另一位物理学家吴健雄用钴60试验验证,这一理论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在粒子物理研究、完善宇宙大爆炸理论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凭借这一理论,杨振宁和李政道在年双双获得诺贝尔奖。
在诺贝尔奖颁奖贺宴上,他说:“假如今天有人问我,你觉得你这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这一生的贡献,是改变了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杨振宁每次回国探亲访友后,都有美国CIA(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人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来对杨振宁进行详细的盘问。
尽管不断受到盘问和压力,杨振宁仍然坚持每年回国一两次。
身在国外,他心里一直牵挂着中国的物理学发展。
自己掏钱资助了数百名中国的学生,前往美国留学深造,这些人最后奋斗成为了中国建设的骨干力量。
年,杨振宁收到一份,在清华大学创建高等研究所的邀请,他没有任何迟疑就接了下来。
▲清华高等研究院现状
年,杨振宁回国定居清华。
此时的网络上,有一群手持键盘的喷子说:年轻时,没有像钱学森、邓稼先一样回到祖国,还加入了美国国籍,耄耋之年走不动路了,就想起回国养老圈钱了。
他们光顾着敲下这几行字,他们对杨振宁先生抱着一知半解的了解,就能说出这么令人悲哀的话。
如果他想圈钱,他就不会放弃清华给他的薪水,更不会将自己在美国房产变卖,把拿到的钱全部捐给清华大学,用来做研究。
他更不会拖着82岁高龄的身体,主动为多个大一新生,教了一学期的大学物理课。
▲同学们围在杨振宁身边提问
他说:“现在很多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但我觉得,给本科生上课很重要,我也希望我能带动更多的人。”
他为清华高研院,累计筹措资金超过1亿元。
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正式成为中国公民。
杨振宁先生一生中在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和场论四个领域拥有13个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
在“年感动中国”录制的采访中,杨振宁说:我虽然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可是就像我的一个朋友讲的:“杨振宁,你血管里头流着的,是你父亲的血液,是中国文化的血液。”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他用无可辩驳的学术能力,使得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
直到今天,我们的留学生群体仍然深陷各种偏见之中,被扣上各种帽子,偏见一直会存在,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更多的技术,摈弃外界的眼光,通过自己学到的技术,为我们的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