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乾坤道教文化交流中心
文图读者推荐如有涉权请联系删除
在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上清宫的右侧,有两口井,人称鸳鸯井。井旁立有一石碑,上有一代大师张大千先生手书“鸳鸯井”三字。鸳鸯井占地约一平方丈,井深均一丈,两井位置相距不足一米,井口形状为一方一圆,圆者为雄井(鸳井),方者为雌井(鸯井)。两井位置等高,深度相当,且井中之水为同一源头所聚。令人称奇不解的是两井中之水一样,但两井中之水清浊不一,圆井之水长年浑浊,方井之水长年清澈见底。两口井虽同出一个源头,且井口高度等高,井底深度一致,但两井的水面却不同,时而圆井水面高于方井,时而方井水面又高于圆井。还有,两口井虽然同源,但井水温度却不一样,圆井水浊而温度高,方井水清而温度低。
更让人称奇的是,有关这两口井,还有一个有关轩辕黄帝与三大发明的神话故事……
少典的儿子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后称轩辕黄帝。
传说,他在与炎帝、蚩尤的争霸中,曾联合起各大小部落,八年间,大大小小打了五十余战,终于打败了炎帝,处死了蚩尤,平熄了战争,统一了蚩尤、炎帝的两大部落以及七十二个小部落,建立起一个以他的部落为中心的部落联盟,统一了中原。
连年的干戈战乱,让天帝伤透了脑筋,见如今硝烟平熄、天下太平,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于是,叫黄帝好好发展生产,休养生息,并立即着手做出三件大事来,以进一步安邦治国、稳定人心。一年后,他将亲临巡察。
黄帝一下犯了愁:过去连年征战,只知道杀过来杀过去,从没好好想过怎样发展生产,如何治理天下。现在,到底该怎么作,该作些什么,才能向天帝交代呢?何况,一年时间,一晃就到。黄帝想来想去,没想出个头绪,于是,叫出他的四个夫人: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问她们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四位夫人也不是治国抓生产的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只听嫘祖说道:“大王,我看不如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一个会,听听他们的意见为好。”
三个夫人听嫘祖这么一说,也连声附和说:“对,大王,听听他们的意见为好。”
黄帝点了点头,没说一句话。
第二天,他便召集了仓颉、常先、大鸿、风后、力牧、胡高、伯鱼、贡鼓等重臣开会,征求他们的意见。会上,这些重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讲了许多诸如记数、记事、立法等之类急办的事情,但究竟先办哪些事情,意见却没法统一。
最后,黄帝说道:“记数、记事,肯定是大事一桩,要不,现在的东西有多少,没法记,也没法管。再有,我们现在做过哪些事情?怎么做的?这些东西不记下来,以后的子孙又怎么会知道?”
仓颉说:“对,我看这个事情是非常重要。”
黄帝忙对仓颉说:“既然如此,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
仓颉说:“我?”
黄帝说:“对,我看此事非你莫属。”说完,又看着胡高,说:“吃饭穿衣一样重要,可现在我们身上穿的是什么?戴的是什么?总得防寒遮羞吧?这个事,就你来办了。”
胡高忙说:“不……大王,我给你推荐一个人,这个人准行。”
黄帝忙问:“谁?”
胡高说:“大王您的妻子,嫘祖、嫘夫人。”
黄帝摇摇头:“她?一个女人家,行什么行!”
常先忙接过话,说道:“嫘夫人名声在外,哪个不知,谁人不晓?我看呀,就她行!”
听常先这么一说,大鸿、风后、力牧、仓颉、伯鱼、贡鼓等都附和说:“我们也觉得,就嫘夫人行。”
黄帝沉思半晌,说道:“胡高、伯鱼,这事你们二人来办。”
胡高、伯鱼说道:“大王啊,还是嫘夫人行。我们二人,就给嫘夫人作个帮手好了。”
黄帝闻言,没置可否,又继续说道:“我看啦,还有一事至关重要,这就是图腾。”
众人一听,有些不解,问道:“图腾?咱们部落不是有吗?”
黄帝说:“过去是有。可现在是新部落、大部落了,还能再用过去的吗?”
大鸿是个武将,性子急,马上接过话说:“大王呀,您的心思也太多了,干吗还要用什么新图腾嘛?你功高日月,叫所有的部落都顺从咱们的图腾不就得了!”
黄帝笑了,解释说:“不行啊!这是一个新统一起来的部落,人心复杂,图腾是一个象征,哪里能随便呢?我们一定要照顾原来各大小部落的情绪,搞一个有团结象征的新图腾。不然,就又有分裂的可能。你们想想,蚩尤就因为粗暴蛮横,才导致了他的自取灭亡。我们哪能再像他那样干呢?”
大臣们听黄帝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理,但对于具体用什么新图腾,谁心中都没有数。
见众人不再说话了,黄帝又说道:“这样好了,仓颉、风后,你们二人先把所有部落的图腾收集起来,看一看,具体再搞个什么新图腾,你们先想想,拿出个样谱来。”
仓颉、风后答道:“好,我们马上去办。”二人转身欲走,众人也纷纷起身。
黄帝忙叫住大家:“仓颉,记数与记事,是头等大事,你马上先办!图腾一事,风后,你就多跑跑路、多动动脑子。胡高、伯鱼,衣帽一事,防寒遮羞,也刻不容缓。就这样吧,回头我听大家的好消息!”
会散了,黄帝回到家叫来嫘祖,把会上大家的意思给她讲了一遍。
嫘祖说道:“大王,既然大家都这样看重我,我就和胡高、伯鱼一起干就是了。”
黄帝就怕她嫌累不愿意,却见嫘祖如此明理,心中不禁大喜:“那好,你们就一起好好分个工,马上做起来!”
轩辕黄帝果然不愧是远祖神,神通广大,既能支配鬼神、呼风唤雨、成命百物、预知未来,还能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因材施用、安顺人心。他这么一安排,各人都分头劳作去了,而且尽职尽心。没过些日子,事情就都有了眉目。
先说仓颉。
仓颉是黄帝手下的重臣,也是天上托生到人间的神,他长着四只眼睛,神光四射。仓颉在皇帝手下原本主管圈里的牲口和屯里的食物有多少,后来,牲口和食物不断增加、不断变化,死记就越来越难了。仓颉就采用了结绳记事的办法,就是在绳子上打结,用不同顏色的绳子来表示不同的物品和食物,绳子打多少结就表示多少数目。
但时间一长,这种办法也不管用了,因为增加数目在绳子上打结容易,但减少数目在绳子上解结就十分困难了。于是,仓颉又使用在绳子上打圈,圈里挂上各样贝壳来代替所管的东西。增加一个数目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一个数目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样,沿用了好些年。黄帝看仓颉能干,就叫他管更多的事:每年祭祀的次数、每次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等等,统统叫他管。这样,仓颉就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经不抵事了。怎么办呢?
一天,仓颉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地上有好些不同野兽的脚印,几个老人为应该走哪条路而争辩了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前面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方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机会;一个老人坚持要往南,说是南方有一只熊,打来大伙儿可以饱餐一顿。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各种不同的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理的不同的东西呢?想到这里,仓颉不狩了,高兴得打马回家,于是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表示各种不同意事物。这些符号,就是后来的文字。这样一来,记数、记事,都井井有条、清清楚楚了。
黄帝得悉后,对仓颉大为赞赏,不但加封了他,还命令他到各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在各大小部落中,便得到了公认和推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