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秋视野
母亲只读过小学二年级,算是个没有文化的人。
母亲不懂琴棋书画,甚至,不知“爱情”二字的含义。
母亲更不会肉麻的对父亲说,“我爱你”。
可是母亲,她把她对父亲所有的爱,都缝在一针一线里,都煮在一碗又一碗的饭菜里。
她把她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父亲和他俩的婚姻结晶。
那年农历三月,青黄不接的时候。
只有15虚岁的母亲,穿着堂婶子半旧的宽大裤褂,梳着两根长辫子,懵懵懂懂的,被她另外一个远房的堂婶子领着,到了一户人家门前。
半间曾经堆柴草的杂物间,里面只有土坯垒成的一个“床”,上面铺着稻草,稻草上面,一床经年的,已经灰黑色的破被套,即没有里子,也没有面子。这就是他婶子给他“分家”时给他的全部家当。
离床两步远,几块土坯支起一个小锅膛,锅锈迹斑斑,看来很久没有生火做饭了。
因为当时父亲在合作社当司务长,吃饭在食堂。
窄小的屋里,没有一橱一柜,和任何其他用具。
个体瘦小斯文,已经25岁的父亲,立在房门口,冷峻的眼神,不动声色地打量瘦高白净但又稚气的母亲。
15岁的母亲,瞬间傻眼了。
临来时她还怀揣着一份好奇,和一丝丝寻找一个“落脚点”的希望火星,破灭了。
来之前,堂婶子只大概说了“人”:也是爹妈都死了,也是一个人,也是寄住叔婶屋里,才分家。一笔滔滔的,能写会算,比你有文化。
可是,眼前这一切,让还未经世事的她,不知该怎么表达内心的失望。
自己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寄人篱下,再找个和自己一样的孤儿,她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她渴望父母的爱,即使堂婶子“逼”着她这么小就找婆家,她也希望,能找一个有公婆双全的婆家。
不知道拐弯抹角的她,当面就对堂婶子说:“我不愿意。”
“你为啥不愿意?”那位快人快语的堂婶子,黄色的眼珠里立刻冒出咄咄逼人的火星,当着父亲的面,对母亲劈头盖脸连说带骂:“你别嫌弃他比你大十岁,男的大些知冷知热会疼人。看他屋里没任啥儿,人长一双手,就是干活儿哩。人勤地不懒,还愁往后盖不起屋,置办不了箱子柜子?再说他有文化,能打会算哩,你大字儿不识几个,上街赶集我怕你都分不清男女茅厕。你找他吃亏了吗?”
15岁的母亲一下子被她的气势震慑蔫儿了,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她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她想起了一年前突然去世的双亲。如果爹妈在,他们怎么舍得,让这么小的她嫁人?
堂婶子还在不管不顾声色俱厉地教训她:“你站那儿跟大人一般高了,你咋不晓得替别人想想?你见天住你叔婶那儿,不是亲滴滴的叔婶还不说,人家也有一窝坨子小孩儿要养活,多张嘴多碗饭,你好意思老住人家屋里?”
那位堂婶子的最后一句话,一下击中了母亲的要害。她比那堂婶子,更清楚自己的尴尬。于是,她心里有再多的委屈,也不敢说出来了。虽然是这位堂婶子的“热心”,她心里明白,肯定是自己寄居的那位堂婶子的意思。
堂婶子见母亲低头“就范”了,就又换个笑脸儿,大功告成般问父亲的想法儿:“小妮子不懂事儿。说她一顿,她就知道好歹了。你俩这事儿就这样儿定了啊?过几天我找个日子把她送过来,你们就算成家儿了。屋里也没任啥儿,你两个又都没老的没啥亲戚,也没哪儿搞俩钱儿,就不破费待客了。”
父亲说:“大婶,我不愿意。”
那位堂婶子,犹如一个炸弹在她脚下炸响,惊得两眼圆睁,像似不认识父亲。
母亲说不愿意,她还能理解,年龄相差十岁,屋没一间,除了一个人,要啥没啥。
可是父亲说“不愿意”,她就不能理解了。
她又拿出她的杀手锏,连唬带吓:“你凭啥儿不愿意?房子没房子,屋里任啥儿没得,别觉着你认得俩字儿,有个官衔儿,就觉得了不起!人家一个黄花大闺女,比你小十来岁,要不是她爹妈不在了,无依无靠的,能会嫁给你?你没见她刚还不愿意,还不是我吵她她才愿意你?不是人家说好心搭个驴肝肺,我眼见你俩可怜,好心给你俩搭个桥儿成个家,你俩还不识好歹……”
堂婶子一番苦口婆心的连吵带骂,读过几年书“一笔滔滔”的父亲,也哑口无言了。
他看不上母亲的原因,是觉得她虽有一个大人般的块头,还是个“黄毛丫头”,年龄太小,另外,他歧视母亲没文化。
但是那位热心的堂婶子说一不二惯了,“乱弹鸳鸯谱”,把两个苦瓜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
几天后,在那位堂婶子的张罗下,借了另外一位堂婶子的一身蓝士林衣衫,给母亲穿上,把15岁的母亲领到父亲那半间屋子里。
两个孤儿,就这样,在那个特殊的缺吃少穿的,三年灾害的特殊时期,没有一位亲人的祝福,没有一件新衣服,没有一顿像样的饭菜的情况下,“愁”结连理,成为了一家人。
母亲和父亲的结合,完全是迫于那位堂婶子的压力,勉强的“拼凑”。
他们的婚姻,从房无一间,粮无一口的苦难开始,二十年后,在苦难中结束。
但是后来无论遭遇“贫贱夫妻百事哀”,还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母亲从没说过“后悔”嫁给父亲俩字,父亲也从没说过后悔娶母亲的话。两人把对方当成彼此唯一的亲人。母亲在临终前,依依不舍地对父亲说:你不要把我埋得远远的,要埋在你出门就看见的地方。
父亲没有食言,在母亲去世后,违背风俗习惯,没有把她葬入祖坟,而是葬在打开家门,就能望见见的百米之外的田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