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水浒传》成语故事见于小说第三十二回,发生在武松在白虎山孔太公庄被抓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宋江、武松、孔明和孔亮。故事原文如下:
(武松)至十字坡,怎生遇见张青、孙二娘;到孟州,怎地会施恩,怎地打了蒋门神,如何杀了张都监一十五口,又逃在张青家;母夜叉孙二娘教我做了头陀行者的缘故;过蜈蚣岭试刀,杀了王道人;至村店吃酒,醉打了孔兄。把自家的事,从头备细告诉了宋江一遍。孔明、孔亮两个听了大惊,扑翻身便拜。武松慌忙答礼道:“却才甚是冲撞,休怪,休怪!”
孔明、孔亮道:“我弟兄两个‘有眼不识泰山’,万望恕罪!”武行者道:“既然二位相觑武松时,却是与我烘焙度牒、书信,并行李衣服,不可失落了那两口戒刀,这串数珠。”孔明道:“这个不须足下挂心,小弟已自着人收拾去了,整顿端正拜还。”武行者拜谢了。宋江请出孔太公,都相见了。孔太公置酒设席管待,不在话下。当晚宋江邀武松同榻,叙说一年有余的事,宋江心内喜悦。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武松血溅鸳鸯楼后,与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夫妇重逢。在孙二娘的建议下,武松决定前往二龙山投奔花和尚鲁智深。其间,武松经过白虎山孔太公庄,在酒店与独火星孔亮发生冲突,将其痛打了一顿。
不过,武松在离开酒店后,因醉酒跌倒在小溪当中,被孔明、孔亮兄弟抓获。此后,孔氏兄弟将武松带回家中毒打,宋江及时出现,发现被打之人原来是武松,一场误会这才得以消除。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有眼不识泰山”,意为见识浅陋,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后来多用作冒犯别人后赔礼道歉的客气话。
小说作者对于武松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在小说当中,武松的形象可谓有血有肉。既有英雄人物顶天立地、高大威猛的气概,同时也会有着普通人一样的弱点。本文选取的这个故事便是如此。面对独火星孔亮和一帮凶神恶煞的庄客,武松毫不畏惧,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但面对一只小黄狗,武松却手足无措,掉进了小溪里,最终遭孔明、孔亮兄弟生擒活捉。如果不是宋江及时出现,武松的小命能否保住都是一个疑问。
更为有趣的是,当武松向宋江介绍了自己的近况后,首先想到的却是烘焙度牒、戒刀和数珠,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几样物品对武松而言意义重大。
烘焙度牒、戒刀和数珠这三件物品都是当初武松在十字坡酒店时母夜叉孙二娘所赠。有了这几件物品,武松就能假扮头陀,骗过遭遇到的官吏。没了这些物件,武松便少了掩护的身份,这对他前往二龙山投奔鲁智深非常不利。因此,他才会开口追问这几件物品。
这里附带提一句,武松的性格发生巨变,也是在孔太公庄期间。他对宋江表示:“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这说明此时武松认为,只有接受朝廷的招安才是自己的出路。这个表态令人感到非常费解:武松受到张都监、张团练等人的迫害,奋起反抗,最终血溅鸳鸯楼,这说明他已经与官府彻底决裂。既然如此,此时的他为何又会突然认为只要招安才是出路呢?更令人奇怪的是,此时公开表明招安立场的武松,为何又会在梁山大聚义时坚决反对招安呢?如此前后矛盾,实在令人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参考书籍:《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