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文化纵横白居易诗中的瑟瑟,到底是何意
TUhjnbcbe - 2024/10/2 15:59:00
白癜风健康园地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04/6211003.html

秋阳尚暖,凉风渐起,刚上四年级的女儿背诵课本上白居易古诗《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让我忽然想到“瑟瑟”的解释问题。

人教最新版四年级上《语文》课本第34页,对“瑟瑟”仍然坚持了“几十年如一日”的解释: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学习这首诗时,“瑟瑟”也是这样解释的。

“瑟瑟”被解释为“碧绿”,经过一代代“没有疑问”的灌输,已经获得众多“拥趸”。而且,这个“瑟瑟”的解释,还常常形成题目,比如有道选择题是这样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什么意思(),下面是三个选项:

A、碧绿

B、寒冷

C、寂寥

答案当然是“A、碧绿”。

白居易的《暮江吟》并无艰深之处,但这首诗影响很广,其描绘的秋日美景容易引发人的同感和共鸣。人们只要是在夕阳西下的水边,不管是江河还是湖海,也不管是秋天还是其他季节,常常不由自主地想到这首诗。也许,这就是此诗的魅力之所在,也是被众传周知的原因。

但某年秋天,迎着斜阳,我站在济南护城河的白石桥上,看到被寒风吹皱的水面上,水纹在微微颤动,突然意识到这好像才是“水的瑟瑟”,语文课本上的“瑟瑟”解释是不是错了?

从白石桥上回来之后,我查阅资料,居然找到一位“知音”:有“英法翻译唯一人”之称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将“半江瑟瑟半江红”翻译为“Halfofitswavesturnredandtheotherhalfshiver(颤抖)”。但是,资深教授许渊冲的翻译,得到的不是肯定,而是“嘲笑”,有个作者写了一篇《白居易用了15次的“瑟瑟”,北大教授也理解错》,将许渊冲的“瑟瑟”翻译解释作为“译错的典型”。

许渊冲教授被誉为中国翻译界泰斗,今年6月17日在北京仙逝,享年岁,生前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年8月2日许渊冲曾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渊冲教授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古典文学素养深厚,他能将白居易平易通俗的诗句翻译错?

我国用字用词的规范是《现代汉语词典》,根据商务印书馆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其中并没有支持语文课本将“瑟瑟”解释为“碧绿”的证据,反而将“瑟瑟”解释为“shiver(颤抖)”更有依据。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瑟,古代弦乐器,像琴。现代所用的瑟有两种,一种有二十五根弦,另一种有十六根弦。瑟瑟:1,拟声词,形容轻微的声音,比如:秋风瑟瑟。2,形容词,形容颤抖,比如:瑟瑟发抖。同时,商务印书馆年出版的《新华大字典》解释:瑟是形声字,珡为形,必为声。

看上面的解释就很清楚了。从本义来讲,“珡”作为弦乐器,“弦”线是一条条的,其一边发声,一边弦线呈现颤抖状;“瑟瑟”因此产生两种“引申义”,要么是形容“颤抖的样子”,要么是形容“轻微的声音”,并没有“碧绿”的义项,而且两种“引申义”的阐释,都源于“珡”这种弦乐器的形和声。由此可以判断,小学《语文》课本将“瑟瑟”解释为“碧绿”,缺乏权威依据,并不符合“瑟瑟”的本义和引申义。

鉴于“瑟瑟”的本义和引申义,古诗中的“瑟瑟”被广泛用于比拟寒风的声音和容易风动之物,如寒风下的枝条、芦苇、竹子、衣裳、珠帘,等等。

古诗中,“瑟瑟”一词多见。魏晋时期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唐代李群玉《小弟艎南游近书来》:停停倚门念,瑟瑟风雨夕;唐代齐己《庭际新移松竹》: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翛翛韵且同;元代何可视《玉楼春》:鸳鸯瓦上露溶溶,翡翠帘边风瑟瑟;唐代崔橹《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何人移得在禅家,瑟瑟枝条簇簇霞;唐代雍陶《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斋招赏十二韵》:坐中寒瑟瑟,床下细泠泠。

现当代作家和学者亦有“瑟瑟”入诗:鲁迅《莲蓬人》: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当代钱钟书《小诗五首》:此时合眼听,瑟瑟足秋思。

研读可以发现,上述诗中的“瑟瑟”,意思都没有跳出今天《现代汉语词典》的两个义项:要么单纯形容寒风,要么形容寒风吹颤之状,其中包括人的身体受寒“打冷颤”的情景。

回头再看白居易对“瑟瑟”一词的运用。白居易在古诗人当中用“瑟瑟”一词最多,诗里“瑟瑟”出现了15次,大概占《全唐诗》中“瑟瑟”总数的1/5,频率远超其他任何诗人,唐代诗人李白、王维、李商隐、杜牧都没有用过瑟瑟一词,杜甫仅在《石笋行》中用过一次: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此处“瑟瑟”亦是风雨中颤动之意。

白居易诗中的“瑟瑟”,基本停留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两个义项,比如《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是说风吹枫叶荻花的颤抖情状,这是“瑟瑟”的最通常用法。但白居易也有一些“创新”的用法,《山泉煎茶有怀》中有“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解释为: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此处是说茶末在热水煎煮中翻动的情状,从“风中颤动”转移到“水中翻动”,这是空间转移的创新。

更有创新的,是将“瑟瑟”用到石头上。白居易诗作写石头多次用到“瑟瑟”:在《北窗竹石》中有“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在《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兼呈梦得》中有“隐起磷磷状,凝成瑟瑟胚”;在《太湖石》中有“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沈沈”。

这几处“瑟瑟”,难道是说石头是碧绿色的?非也。白居易上述诗中提到的石头,其实是“太湖石”,明白了太湖石的特征,就知道了“瑟瑟”的意思。

唐宝历元年(年),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任职一年。白居易在这里喜欢上了太湖石,不但写了一些关于太湖石的诗作,而且专门写了一篇《太湖石记》,还在退任后将五块太湖石运到香炉峰北遗爱寺西,植松竹环绕草堂,作垂暮之年安身之地,有诗为证:“弄石临溪座,寻花绕泉行,时时闻鸟语,处处听泉声。”

太湖石因石体久经湖水侵蚀,形成孔洞缠连的样子,白居易《太湖石记》中描述其状曰:“有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廉棱锐刿如剑戟者。”下面一句对我们理解“瑟瑟”至关重要:“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颏,若欱云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这就是说,太湖石就像“哨子”,风吹太湖石的孔洞,形成各种声动之状。因此,白居易所说的“瑟瑟石”“瑟瑟胚”“未秋已瑟瑟”,都是形容风吹太湖石之后的情状,这仍然符合今天《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两种释义,其中“瑟瑟胚”是说湖水长年累月冲刷石头,形成可以发声的特质。

白居易用“瑟瑟”引起解释上歧义和争论的,是描写水波。白居易描写水波,有两首诗用到“瑟瑟”,除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在《闲游即事》中还有“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的诗句,这里的“瑟瑟”能否解释为“碧绿”?有人说,“春风碧绿波”也讲得通。但笔者认为,“瑟瑟波”如果解释为“碧绿波”,就低估了白居易这种大诗人构造意境的能力。

古人写风景诗,讲究“动静互衬”的意境。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月照之移是动,青松耸立是静;清泉流淌是动,山石之固是静。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蝉鸟之动写林山之静。如果白居易的“瑟瑟波”被解释为“碧绿波”,就显示不出“春风吹拂之动”,“春风”和“碧绿波”没有发生联动关系,这显然不符合白居易提“春风”的本意,只有将“瑟瑟”解释为寒风吹过水面后的波纹颤动,才符合词语之间的逻辑。

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瑟瑟”又该怎么看呢?如果将“瑟瑟”理解为“碧绿色”,那整个诗句也只是“红绿搭配”的静景,缺乏灵动之气。《暮江吟》的下半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古代农历的“九月初三”,一般就是今天的十月份了,从时令上说是秋天了——秋天秋风凉,凉风吹拂过江面,这是白居易用“瑟瑟”的原因。因此,整个诗句这样理解或更为妥当: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被阳光和晚霞照到的一半江水是红色的,没有被阳光和晚霞照到的一半江水,还能看到被秋风吹拂后的颤动水波。秋日江面产生的“瑟瑟”波纹,是寒风所致,有一种萧条的冷感,与阳光和晚霞在水面形成的“红色暖色调”,仍然是一种对比。

“瑟瑟”指“寒风吹过水面后的波纹颤动”,还有一个证据,就是和白居易“同朝”的诗人,也同义使用“瑟瑟”一词。比如,唐代司空图《漫书》:到还僧院心期在,瑟瑟澄鲜百丈潭;唐代韦庄《乞彩笺歌》: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唐代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披瑟瑟罗。这些诗中的“瑟瑟”,都是“寒风吹过水面后的波纹颤动”之义,也符合今天《现代汉语词典》对“瑟瑟”词义的界定。

“瑟瑟”被解释为“碧绿色”,据说最早来自明代杨慎。杨慎所著《升庵集》中有一句:“瑟瑟本是宝名,其色碧”。但杨慎出生时,白居易已经去世年,在白居易并无解释的情况下,后人有什么理由能猜定白居易所写的“瑟瑟”就是指“宝石的颜色”呢?如今,“瑟瑟”解释为“碧绿色”没有为《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至少说明这种解释是存疑的。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周学泽报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纵横白居易诗中的瑟瑟,到底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