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宝钗的懂事,到黛玉的自我,人活
TUhjnbcbe - 2024/8/23 0:25:00

写在前面:倘若说《红楼梦》的前八十回是阳春白雪,那么它的后四十回就是下里巴人。

读《红楼梦》后四十回时,我时时地感觉到揪心。特别是描写黛玉临终,宝玉成亲的段落,我的情绪难以控制,我的思绪纷纷扬扬。

我知道这后四十回的作者是另有他人的,而这个“他人”却以非常真实的手法,将我内心诗情画意的《红楼梦》打破。我也知道这是为了故事的生动曲折而编排的情节,可我就是难以接受、又不舍放弃。

小说中,宝玉的“玉佩”是他的命根子,是他的魂魄。丢了“玉”的宝玉,失去了“意志”,整日里疯疯傻傻,痴痴呆呆。贾母动用了全府的人,到处搜寻,可惜一无所获。为此,贾老太太太太在凤姐的策划下以“调包计”来欺骗宝玉娶亲冲喜。

这边厢,黛玉已是奄奄一息,身边除了紫鹃,贾府里那些之前口口声声疼爱黛玉的长辈,竟是不闻不问。曾经那个“来如春梦,去如朝云”的黛玉,竟遭到如此冷待,怎不叫人心灰意冷?

更可气的是,都知道宝玉和黛玉是两情相悦,是灵魂的知己,却偏偏要棒打鸳鸯,把相惜相知的有情人硬生生地分开,这又是何等的残忍和无情?

《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的作者,没有顺着前八十回的脉络往下写,但我依旧读得津津有味。在后四十回里,贾府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自以为的大户人家,做事从来不去考虑后果:就像贾母,总以为宝玉是亲孙子,黛玉是外孙女,这样的重男轻女见怪不怪;就像王熙凤想出来的“调包计”,这大户人家的不得已真有点俗不可耐。

然而,钱不是万能,用钱可以解决的只能是暂时,无知和冷漠可以让所有的在不知不觉中丢失,这就是高鹗版的《红楼梦》,这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虽说它完全失却了曹雪芹笔下的情调,但却别有一番意蕴。

再说宝玉,却是情痴一枚,内心对林妹妹的挚爱,谁也阻止不了。他会说:“两处两个病人都要死的,死了越发难张罗。不如腾一处空房子,趁早将我同林妹妹两个抬在那里,活着也好一处医治服侍,死了也好一处停放。”这不是疯话,这是骨子里的爱;这是“不辞冰雪为卿热”的最好诠释。可惜,关键时刻怎样的爱恋也只能束手无策,任家人摆布。大户人家的长者,从来是说一不二的,所以她们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而抱憾。记得在第回里,贾府里位高权重的贾母见到了婚后前来请安的史湘云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你宝姐姐生来是个大方的人,头里他家这样好,他也一点儿不骄傲,后来他家坏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如今在我家里,宝玉待他好,他也是那样安顿,一时待他不好,不见他有什么烦恼。我看这孩子倒是个有福气的。你林姐姐那是个最小性儿又多心的,所以到底不长命。

什么是“多心”?什么叫“不长命”?这是一个长辈该说的话吗?当初若不是私心太重,重男轻女,黛玉会那么快就走了?如果黛玉真的是那么不懂人情世故,令人讨厌,为什么在去世的时候,平日里不怎么有交集的平儿,会撇开热闹的人群,来到黛玉的身边,痛哭一场呢?然而,作为外祖母、对自己曾口口声声的“心肝儿肉”竟然没有去看最后一眼。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贾母对黛玉的态度较之前八十回,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而贾母言语中的冷淡和抱怨,更是叫人痛心。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想到黛玉的《葬花吟》我的心如何不伤感?

小说第5回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没错,在贾府上上下下都喜欢宝钗的贞静、懂事。然,我以为仅从抄检大观园,宝钗有意离开这一点,足以证明宝钗的心机太重。当然懂得保护自己,这也是能在大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必须。可明知道宝玉和黛玉之前的相知相惜,偏偏要介入其间,这样的婚姻,能够得到幸福吗?要知道宝黛之间的仙缘,可是天造地设的!是任何人无法走进的更别说是融入了。宝钗的“懂事”在于她认为:“做男人就该立身扬名,不可柔情私意。”宝钗的“懂事”在于她想要宝玉早日走出黛玉去世的困境,从而“一同决绝,神魂归一”。然而,这些正是宝玉最不愿接受的事情!

可以这么理解:宝钗的“懂事”在于她想要顾及的太多,导致她的婚姻不过如此。因为她嫁的男人根本和她是两类人,如何能真正地走进对方的内心?“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当然,宝钗的“懂事”在贾母的心中却是非同一般,于是有了:“如今我们家的日子比你从前在这里的时候更苦些。只可怜你宝姐姐,自过了门,没过一天安逸日子。”这能怨谁?试想,当初如果让宝玉和黛玉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做人不可有太重的心机,做事不能有太强的利益心。何况,利用心机去获取的只能保得住是一时,却保不住一世。“金玉良缘”怎抵得过青梅竹马的仙缘?“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从贾母到凤姐,从王夫人到宝钗,为了“家族的利益”,有些人冷漠无情,翻脸比翻书还快。

想当初,黛玉来贾府时,小说是借助黛玉的眼睛,把贾府的豪华浓墨重彩地呈现出来了。而此刻,纵使千念万念,“木石前盟”只能是心心念念,黛玉临终前的寂寞凄凉,实实在在地彰显出贾府的衰败是自然的趋势。

执笔至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罢了,罢了。“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生活依旧在继续。我又何必替古人担忧?就像歌曲中唱的那样:无所谓,无所谓,原谅这世间所有的不对。小说只是小说,读了读了,读完就了,还是不要去追究那些所以然吧。

写在后面:读《红楼梦》重在自己的感觉,于我来说,只读故事,读故事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读故事里的情节发展,读不一样的生活背景下、人性的喜怒哀乐,变幻莫测,如此,就好。(图片源自网络)

原创不容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宝钗的懂事,到黛玉的自我,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