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23 0:25:00
历史上的著名阵法是很多的,东西方皆有。中国古典战争小说中的阵法,被吹嘘得神乎其神,什么天门阵,十代冥王阵,三才阵,六甲迷魂阵等,还加上了神怪的元素。其实阵法,就是军队作战的阵型。通过有效的队列,使得各兵种、不同部队之间有效配合,相互掩护,取得最大战果。关于这个可以写很多专著,这里限于篇幅,只简单举几个吧中国最早的阵,春秋时代的鱼丽之阵:《左传·桓公五年》载:郑国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儒葛。杜预注:“《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简单说就是把战车排开在前面,步兵在后面。首先用战车冲击敌方队伍,然后用步兵随后掩杀并掩护后方。道理很简单,但很实用。稍晚,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爹腓力二世创立了著名的“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的主力是重装步兵,主要由富裕农民组成。相对于斯巴达的重步兵,他们盾牌较小。但他们手持的长矛则极为恐怖。士兵排成密集队形,纵深一般在16排以上。各排士兵的矛长短不一。第一排士兵的矛只有两米多,越到后面越长,后面的矛最长可达五六米,只能架在前排士兵的肩头。这样,前面五六排士兵的长矛,就都伸出到第一排士兵的身前两米左右,形成了一片矛头的森林,密密麻麻如同刺猬一样。而后面十排士兵也一起往前用力推挤。显然,这个方阵的正面是无坚不摧的。任何挡在前面的敌人,都将遭到密集矛头的攒刺,瞬间就能变成蜂窝。马其顿方阵还配备了贵族组成的重骑兵作为前锋,色雷斯、伊里利亚等部族的轻骑兵和轻步兵保护两翼和后方。如此,就将马其顿方阵变成了一个能攻能守的有机整体。腓力二世依靠这个方阵征服了希腊,亚历山大则依靠这个方阵一直打到印度。当然,阵法是死的,应用是活的,后来,马其顿方阵败在机动灵活的罗马方阵下。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改进了“八阵图”。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用一兵一卒,仅仅用一堆堆石头摆成的八阵图,竟然能引起阴风大作,神鬼怒号,东吴大将陆逊进阵去后就出再也不来。这实在太夸张了些。诸葛亮的“八阵图”,是在古代《太公兵法》《司马法》《孙子兵法》等兵书战阵基础上发展而来。大致来说,这个阵法,把全军分为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个分阵,每个分阵又有若干个小阵,分别按照一定队形和位置排列开来。在两军野战时,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各个分阵、小阵变换阵型,或分进合击,或首尾救应,确保我方各部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落单,同时对敌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从而取得战场优势。八阵图当然不能像小说中的“法宝”一样每战必胜,但它确实能在野战时更多杀伤敌人,减少我军损失。诸葛亮自己记载,在八阵图编练完成之后,部队在战场上即使战场失利,也基本可以保证主力退下来,不至于发生全军溃败乃至覆灭的惨景。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各兵种的配合越来越灵活,传统阵法也越来越不实用了。宋太宗热衷于阵法,每战必要求将领按照他的兵书来布阵,结果把宋军搞成了笑话。但在明朝中期,戚继光的鸳鸯阵却大显神威。当然,这时候的鸳鸯阵,已经不是那种千军万马的战役阵法,而更类似“步兵班战术队形”。一个鸳鸯阵共计12人,包括队长1人,伙夫1人,大毛竹2人,长矛4根,牌刀手2人,火箭手2人。遭遇倭寇时,盾牌手抵挡倭寇的远程兵器。待倭寇接近后,两根大毛竹扫在前面,挡住大部分倭寇。少数突破毛竹的倭寇,由长矛手攒刺。牌刀手掩护阵型两翼(毕竟毛竹转动不便)。同时,火箭手发射火箭进行远程压制。如果近战,火箭手的发射器也可以肉搏。队长统管全局,伙夫负责送饭砍头,必要时刻伙夫也可以上阵堵抢眼。这样12个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掩护,相互配合,在江南水网地带,杀得武艺高强的倭寇无计可施,大败亏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