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时讯(
果然,不一会儿,鸳鸯们就在水面上撒开了欢儿,成群结队地玩了起来。
崔多英说,为了让小鸳鸯能更快适应,技术人员在饮食上提前调配,“给它们喂点儿水草和鱼虾,让它们到了新环境之后,一下子能辨别出这里的食物是它们熟悉的食物。”为了监测鸳鸯的生存情况,开展科学研究,技术人员为其中的8只鸳鸯背上了GPS定位背包。
未来3天,技术人员每天都会到绿心公园观察鸳鸯情况,之后会通过科技手段来监测它们的迁徙规律。
让生态系统更完善
此次鸳鸯放飞的地点位于公园东南部的福泽湖,经过技术人员前期勘查,这里有宽阔的水面,植被发育良好,水草和水生软体动物、鱼虾、蛙类数量较多,可为放飞的鸳鸯提供足够食物,满足鸳鸯野外生存需求。
“绿心公园是一个新建的公园,猛禽、*鼬这样的鸟类天敌还相对较少,对于鸳鸯们来说,生存威胁比较小。”技术人员说,这次鸳鸯的野化放飞,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副中心园林生态系统的鸟类多样性,使该地区生态系统更加趋于完善。
之后开展科学监测
鸳鸯放飞完成后,北京动物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将对它们开展视频影像信息采集和科研科普工作。
放飞后采用GPS卫星跟踪和野化放飞地现场直接观察法开展科学监测,观察放飞鸳鸯对野外栖息地的适应和存活情况。
野化放飞后连续3天实地跟踪观察监测,之后每月进行1次实地观察监测,收集科学数据。
年相关调查显示,北京鸳鸯已不足只。从年开始,北京动物园就着手开展鸳鸯的科学研究,连续10余年向北京城市公园和郊区河湖水域地区野化放归人工育幼的鸳鸯,共计余只。据年底调查,北京地区野生鸳鸯种群数量已上升到余只。
内容来自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