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精读红楼第四十回下金鸳鸯的美好错觉
TUhjnbcbe - 2024/4/1 19:45:00
治白癜风哪里好 http://www.znlvye.com/m/
                            

原创兰藉文化红楼梦研究

作者

黛袭

梅伊斯特在《我的卧室之旅》中,写他在日日居住的熟视无睹的卧室中,开展了一场深度旅行。他发现了他床单和睡衣搭配上的美丽和谐,沙发的高雅支脚,他赞叹他忠诚的狗和老实的仆人……最后,他来到窗前,仰望星空,感慨道,如今能从这宏伟景致中感到快乐的人太少了。他最后总结:

因为大家都习惯了,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很无聊,于是,生活正如他预期的一样无聊。

他的潜台词是,其实美好就在身边,但因为缺少发现,所以,生活变得麻木无趣。梅伊斯特说出一个真相,大家都会习惯自己的生活。

只是他以为大家习惯自己生活之后,便是无聊,便是麻木和无趣,他不知道习惯生活后,不光是生出无聊,也能生出美好。

本回可以说是鸳鸯的主场。鸳鸯在本回中以一个侯门贵府特有的丫头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她的故事叫,“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也不是一上来就写鸳鸯,就写“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而是先写贾母。写贾母选一朵红花簪在鬓边,写贾母在潇湘馆大谈软烟罗,说,潇湘馆外面是竹子,糊绿色不好看,要配银红色;写贾母炫耀孙女会画画,炫耀外孙女读书多。贾母不画画,不读书,但她把小辈们推出来,她的赞扬就是一种态度——我喜欢艺术的活着。

越写贾母的艺术品味高,就越能证明鸳鸯能力高。一个入了贾母眼的丫头,必定是一个不凡的丫头。

但作者偏不写鸳鸯的不凡,放着,先写她出主意——或许是受刘姥姥被插了满头花,反而逗乐了大家的启发,鸳鸯提出要刘姥姥当篾片,来给大家取乐。她说:

“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为什么是鸳鸯而不是别人譬如凤姐提出来呢?别人虽都有讨好贾母之心,但都不这么千伶百利,也没在那个位置——必然是能在安排事情的位置上才可以;凤姐插了刘姥姥满头花,已经捉弄过一回,再写,就有点重复,也会显得凤姐很恶俗,显然,作者不想如此简单的塑造人物,后面反要写凤姐尊重刘姥姥的意思,取了巧姐这个名字给女儿,这样一方面,推动故事发展;一方面使人物更饱满。

鸳鸯是贾母身边最重要的丫头,她有讨贾母欢心的意愿,也指挥了众人。而且,由她提出把刘姥姥当成篾片取乐,后面反写贾赦却要把她当做一个玩物取乐,这样相互映衬前后牵连,就造成强烈的冲突。鸳鸯的悲剧,人生的无常,就会特别鲜明。用王蒙的话说:

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又哭又笑,有战有和,互相转化,一部长篇小说怎能一味的只写一面呢?

李纨劝阻,鸳鸯扔了一句,不与你相干,有我呢。可见,这种“霸道”作风由来已久。

然后拉刘姥姥出去,悄悄嘱咐刘姥姥:

“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了。”

瞧瞧,这是“我们家”的规矩。就像袭人说林妹妹就不是咱们家人一样,叫人五味杂陈。这是谁家?贾母说,我家;凤姐说,我家;宝玉说,我家,没问题。但真不是鸳鸯和袭人的家。确切说,这是她们工作的地方,以公司为家,当然好,这是忠的表现,但是,家永远收容你,可是公司,你干不好,它会撵你走。

鸳鸯和袭人说是我们家,我相信这不是客套话,因为她们早已和这个家血肉相连。对,还有他们在贾府呆久了,自然地生出了主人公的自豪感。当然,总不能叫鸳鸯在刘姥姥面前说,他们家的规矩,或者说,这家的规矩,那就太疏离了,疏离也不好。——是不是正表明鸳鸯的尴尬?

餐桌上:

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

有人替自己当差,丫鬟们乐的躲开呢。但关键是,“搓弄”俩字太刺眼,怎么把鸳鸯写成了一个“恶霸”的形象了呢?其实又不是这样的,鸳鸯本质并不坏。吃完饭,鸳鸯跑来对刘姥姥道歉:

“姥姥别恼,我给你陪个不是。”

这道歉有点类似,我给你赔不是了,你就不能恼我了,总是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过对心高气傲的鸳鸯来说也算难得了。

接下来,吃饭,凤姐拉她:

“你坐下和我们吃了罢,省的回来又闹。”

鸳鸯便坐下了(该不该坐?)。然后鸳鸯说:

“今儿剩的菜不少,都哪去了?”

她要给自己素日好友一点福利,先给平儿。凤姐说都吃了饭了,不用给她,鸳鸯说:

“她不吃,喂你们的猫。”

前面不听李纨的,这里凤姐稍微客气一下,鸳鸯立刻用一种凌厉的语气回击。注意,婆子听了:

忙捡了两样拿盒子送去。

婆子们怕凤姐,可是,也有例外的时候。

处在金字塔顶上的丫头,看上去,谁都敬重她,她自己也因此,就生出了一种冲天的豪气。

那么在贾母面前呢?贾母吩咐她拿东西来装扮蘅芜院,她说:

“这些东西都搁在东楼上的不知那个箱子里,还得慢慢找去,明儿再拿去也罢了。”

当然是主仆二人演双簧,但追究贾母的心态,应是真心觉得宝钗屋子那么素净不好,不然不会那么重的说话。鸳鸯则有点不以为然,不然不会推到明儿有空的时候。在贾母面前,鸳鸯也并不是完全的惟命是从。当然此处也透露出,鸳鸯是贾母的一把总钥匙,掌管着贾母的大宗财产。

当然,最浓墨重彩的地方在于,“三宣牙牌令”。我们看,鸳鸯因为服侍的是贾母,贾母又特别倚重她。所以,她傲视贾府众主子,丫头们更不在话下。所以,写她当众坐下,并宣称:

“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

一点也不觉得突兀。你可以诗意的理解为,这个女孩蔑视权贵,超越主奴界限,活出了新境界;但也可从现实主义出发,说她在温情脉脉的温柔的生活款待下,迷失了自我,生出了一种美好的错觉。

她的这种美好错觉,和主子们的纵容有关。凤姐说:

“既行令,还叫鸳鸯姐姐来行更好。”

王夫人说:

“既在令内,没有站着的理。”

主子们的争相示好,其实是为了讨好她的主子。

和鸳鸯特别好的袭人、平儿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探春生气,平儿就像一个小丫头一样服侍,凤姐要她坐下吃饭,她仍然一条腿站在地下,贾琏搂着求欢,她赶紧跑出来,可以说,平儿时刻保持着那份清醒。袭人也一样,宝玉不可谓不娇宠,王夫人不可谓不倚重,下面的婆子不可谓不敬重,但袭人就是不骄傲,那份清醒时刻在心底。鸳鸯,这样一个好姑娘,有着刚烈的脾气和美好的品格,但是,她真的缺少一份清醒。

所以,张爱玲说:

我们最怕的不是身处的环境怎样,遇见的人多么可耻,而是久而久之,我们已经无法将自己与他们界定开了。

是的,久而久之,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样。

我不是要批判鸳鸯这种错觉,否则,就不会用“美好”这俩字了。我只想说,当生活赐予你很多,你激励着自己继续前行的时候,忽然就有一种意外降临,将膨胀的你打回了原型,叫你认识自己,叫你调整自己。

我们谁没在青春时期,摔过跟头,流过眼泪?即使鸳鸯一个洁白好女儿,也绕不过一个位置给她带来的虚幻荣光,她以为那是她的,其实是那个位置的。她以为,她的人生充满了鲜花与掌声,但其实还是荆棘密布。

红楼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写到了青春,写到了含着眼泪的成长。贾赦事件之后,我们看不到张扬的鸳鸯了。鸳鸯借当,鸳鸯探访受惊的司琪,都能很成熟的处理。

道格拉斯说,能够认识爱的人是无法去爱的。某一个角度说,平儿也好,袭人也好,她们时刻保持清醒,因此她们缺少了一种生命的热情,她们用牺牲生命的热情来成就清醒。你感觉不到她们的青春。你只看到她们很努力地做事,用以保全自己,这不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吗?

鸳鸯不够清醒,在主子的倚重下,其他人的怂恿下,她有些膨胀,但没关系,至少还没有丢失热情。她的同类还有,黛玉、龄官、金钏、晴雯等。

所以,我们看这一回,看刘姥姥、金鸳鸯,透过热闹的场景、浮动的光影、欢乐的笑声,回味刘姥姥的言行、金鸳鸯的成长,我们仿佛看到历尽悲欢的作者,吞下了生活给予他的苦难,却又把它化成温和的酸甜苦辣娓娓道来。他从没有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试图压倒或者吞没读者,而是这种态度——你且与我坐下,咱们慢慢聊那些往事。

正是因为这种态度,作者才写出了每个人物的言谈举止,每个人物的消长浮沉的全方位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剪不断,择不明,写出了很多很多,留下我们回味的东西也很多。这是梅伊斯特赶不上的,也是古今中外的小说家所羡慕的。

原标题:《精读红楼|第四十回(下):金鸳鸯的美好错觉》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读红楼第四十回下金鸳鸯的美好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