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武松,到底是好汉还是恶徒水浒原著与评
TUhjnbcbe - 2021/8/15 19:14:00
白癜风患者工程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5089.html
不得不说在《水浒》原文里,武松的一些行为只能用“凶狠残暴”来形容,与通常人们所说的"行侠仗义"相去甚远。

比如武松大闹飞云浦之后,潜回孟州城到张都监的府第中报仇,制造了骇人的“血溅鸳鸯楼”。按理说,他杀张督监、张团练、蒋门神几个仇家没什么问题,哪怕再杀个把挡路或报信的家人也说得过去,可他却是不分青红皂白大开杀戒。如一上来就杀死了两个手无寸铁的丫鬟:

把门一推,呀地推开门,抢入来。先把一个女使髽角儿揪住,一刀杀了。那一个却待要走,两只脚一似钉住了的,再要叫时,口里又似哑了的,端的是惊得呆了。休道是两个丫嬛,便是说话的见了,也惊得口里半舌不展。武松手起一刀,也杀了。

特别是在杀死了张都监等三个主要仇家之后,连家中的女眷也不放过,不但杀了张都监的妻子和参与陷害过他的歌女玉兰,连无辜的丫鬟仆妇也都杀死。

而在王少堂和其女王丽堂的扬州评话十回版《武松》中,这段情节有了巨大改观,武松行为显得更合理,也基本正义了。

他没有杀张都监的老婆林氏,因为这个女人平日里总是规劝张都监要行善,武松突然就决定要放过她和她的所有女仆。

武松更没有杀张都监的养女韩玉兰,因为这个女子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善良的女子,她不但没有参与过陷害武松的事,而且因为张都监当初曾假意要将她许配武松,她就已经真把自己当成武松的妻子,还每夜为焚香为武松祈祷。武松得知真相后正不知道怎么样才好,此女又为他撞山石殉节而死。一切都变得合理而正义了许多。

可即便如此,评话里血溅鸳鸯楼一段里依旧是特别残忍。武松甚至还在有意无意间杀死了两三个小孩子,这种情节怎么说也是限制级,再怎么找补,都非常损害武松长久以来的所谓“正面形象”。

在鸳鸯楼之后,武松在孙二娘张青的帮助下,扮装成行脚头陀模样逃亡,夜走蜈蚣岭。就在逃亡路上,看到坟庵中有个道士搂着个女子赏月饮酒,不由得又动了杀心。

这一段的情节,原著和扬州评话《武松》同样有很大差别。

《水浒》原著只说恶道与妇人在坟庵中赏月戏笑,武松杀道士后,女子说

“她是岭下张太公家的女儿,此老道叫做王道人,自称善识阴阳风水,为她家的坟地看风水,结果竟然住在她家不走,先后害死了她的爹妈哥嫂。又把她强骗到这坟庵里住了。”

注意:这一切都是女子自述!武松听后,就把道士庙里的一二百两金银都给了女子,让她下山了,然后放火烧了坟庵。

而扬州评话里则明确交代,道士所调笑之女子是好人家女子,名叫武金定,住在山下武家庄,是被恶道吴千(评话里的道士不姓王)和李二头陀抢来要霸占的。武松救了她,此女子非常感激。

其实仔细想想,《水浒》原著版里妇人说的未必是实话,她可能是良家女子也可能就是道人相好,就算是后者她见到武松刚杀死老道,也只能这么说以求自保。

而武松其实也不在乎她的话是真是假,武松的心态就是给刀开开光,其他也管不了那许多。所以才会把把巨额钱财都给了她(那时候,普通百姓一辈子也休想挣得一二百两金银)。所以,在原著里武松的行为就是我行我素,并不在乎行动的正义性。

而扬州评话演出版,显然为了迎合听众惩恶扬善的愿望,把女子武金定设定成良家女子,这样武松的行动也就上升到了仗义救人的高度。

特别是刻画了武松的心理活动,他既要保住女子性命,又要保住女子名节,这已完全符合旧时代主流伦理价值观了。

对比原著和评话,可以看出,原著里的武松上是个快意恩仇、以自我为中心的独行杀手,而评话里的武松则是个善恶分明、舍己救人的侠客义士。

自然,《水浒》原著这么写武松一定有其用意,如在“血溅鸳鸯楼”一回的开场诗词中就说:

神明照察,难除奸狡之心。国法昭彰,莫绝凶顽之辈。损人益己,终非悠远之图;害众成家,岂是久长之计。福缘善庆,皆因德行而生;祸起伤财,盖为不仁而至。知廉识耻,不遭罗网之灾;举善荐贤,必有荣华之地。行慈行孝,乃后代之昌荣;怀妒怀奸,是终身之祸患。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逢狭处难回避。

这是说,张督监蒋门神之流之所以引来杀身之祸且殃及无辜,都是因为自己平时不修福德处处为恶所招。也就是武松残忍杀戮行为,不过是老天借他之手来惩罚罪恶深重之人。可见,《水浒传》原著是要表达古人的天道宿命观。评话则有意削弱这些,美化了武松的侠义精神。

不管怎样,武松杀戮无辜终归属于恶行,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听惯了“武松是好汉”的说法而选择性失明。

特别是青少年读此书,更需有家长正确指导。老话所说“少不读水浒”还是有些道理的。

探谜古小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松,到底是好汉还是恶徒水浒原著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