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多个城市尝试走出这个困境。最先开展“精准防控”的是上海。上海的吴院长曾言:“上海不能封,否则*浦江到处将是停滞不前的客轮”。可是最终上海因为大量的爆发而不得不走“鸳鸯锅式”的封控老路,从此再也没人提精准防控。
接下来迈出更进一步的是石家庄。石家庄的领导们颇有胆略,坚决执行20条。可是因为某些原因,石家庄又恢复了全员核酸之路。
与石家庄几乎同时,广州开始面临大规模持续性爆发。这是三年口罩以来,广州出现第一次大规模爆发,每天新增人左右。可是广州并没有再走封城之路,而是走出了自己的逻辑。哪怕海珠口罩最严重的时候,从深圳前往广州南站的火车都没有停过。
而深圳呢?深圳作为核酸模范生,一直以来无城市可与之伦比。每天一次核酸成为深圳市民常态化生活的一部分。可是随着深圳每天增加的人数不断增多,从人到人,核酸的频率反而保持稳定,而且出台了三个三的新“举措”。哪怕年12月5日在办公场所、公园等地不再查核酸,也总是显得比广州姗姗来迟。
那么作为效率第一的深圳,为什么这次相比广州显得慢吞吞?
聊湾区看世界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核酸模范生已经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一旦放开将会成为沉默成本。
2、医院数量和质量相比广州还显得不足,毕竟广州的医疗条件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3、深圳未发生超过人的大规模爆发,看似没有“放开”的紧迫性。
聊湾区看世界认为,封控和放开,并没有第三条路线可供选择。无论快慢,广州和深圳终将步调一致、共同向前。
#深圳头条##广州头条##我要上头条##石家庄头条##上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