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往季一样,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十场,五大嘉宾评委齐聚总决赛现场,为选手加油助威,为观众点评指津。
其中,郦波、王立群、杨雨三位教授就题目中的两种禽鸟做出了精彩的点评,下面我们回顾一下。
01郦波笑谈“战斗鸡”
在韩亚轩与姜怡伶的淘汰赛中,有一个对号入座题,将斗鸡、斗草、斗蟋蟀和下面的三句诗对号入座。
两个选手都回答正确:
斗鸡对应的是:“挥羽激清风,悍目发朱光。”(曹植《斗鸡诗》)
斗草对应的是:“百草巧求花下斗,只*珠玑满斗。”(李白《清平乐·禁庭春昼》)
斗蟋蟀对应的是:“见敌竖两股,怒须如卓棘。”(明代顿锐《观斗蟋蟀》)
评斗鸡,郦波与选手有比较精彩的互动。郦波告诉选手三项中最早的民间游戏是斗鸡,所考诗句正来自曹植;但更早有关斗鸡的记载在《庄子》上。
他问小选手韩亚轩,知道斗鸡中最厉害的“战斗鸡”是什么鸡吗?亚轩显然没有准备好,所以没有接住这个梗。
郦波接下来的答案让全场都笑了,原来是庄子记述的“呆若木鸡”中的“木鸡”。纪渻子训练斗鸡,训练到把战意都“内化”进鸡的意识深处去了,所以那只“木鸡”一出场,不战而屈人之“鸡”,这才是斗鸡的最高境界!
“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木鸡正对应着人中的“神勇”者。
最后附曹植的《斗鸡诗》全诗:
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长筵坐戏客,斗鸡间观房。群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挥羽激清风,悍目发朱光。觜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愿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场。
这首诗前六句说厌倦了歌舞来看斗鸡。中间八句写斗鸡的场面。最后两句是希望得胜的斗鸡永远胜下去。
02王立群、杨雨说深情燕子
下面一个题目也和禽鸟有关:
唐诗“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请问咏的是什么动物。
给出的三个选项是A鸳鸯B燕子C麻雀。答案是燕子,两个选手也都选对了。
对于燕子这一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王立群、杨雨两位老师的解说也很精彩,他们简单地梳理了燕子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象征意义。
王立群老师先是介绍了燕子入诗历史的源头——在《诗经》中有“燕燕于飞”的句子。
然后引证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燕子讲“时间的变化”“家族势力的升沉”。
再结合题干中晚唐五代诗人李中的这首诗与北宋晏幾道的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讲燕子可用以表达闺怨的主题。
燕子兼具“爱情的温馨和家庭的温情”,杨雨最后总结道。
她引用史达祖的《双双燕·咏燕》“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说燕子有两大习性,一是恋旧(“试入旧巢”),二是雌雄共同(“相并”)养育雏鸟,前者可比人类的爱情,后者可比人类的婚姻——当然是理想中的。
附史达祖的《双双燕·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这还是一首闺怨诗,“日日画阑独凭”的女子,无聊赖看燕。双栖双飞,“软语商量”的燕多像人间平凡夫妻,这益发引起女子的羡慕与不平。是啊,贫贱相守,也胜过富贵身闲。
《中国诗词大会》过去几天了,各种“现象”与纷争也该消停了,而诗词大会中的诗词正是要在这热度消褪之后才能露出真正的味道来,所以悦华决定炒炒“冷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