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如懿传》在一片争议声中开播,如今也是渐入佳境。如懿为皇帝精心准备的菜肴,隔着屏幕都能看饿了。其中有一味鹌子水晶脍,颇耐人寻味,看上去是一整只鹌鹑上面,凝冻了什么,铺着各种配菜,并不十分起眼。
每一位喜欢过*的观众或许都还记得年版的《射雕英雄传》,*蓉初遇郭靖,就点了一大桌子菜,第一道下酒菜就是花炊鹌子,周公子也算是与鹌鹑菜结缘了。现在我们在卤味店都可以买到烤鹌鹑,小小的一只,倒是挺有嚼劲。《红楼梦》里贾府的主子们,对鹌鹑非常青睐,亲戚家在大雪纷飞的季节特地送来两笼鹌鹑,炸来咸浸浸的,正适合贾母老太君啜粥。少男少女们在芦雪庵饮酒吟诗,下酒菜也有糟鹌鹑。
鹌鹑的食用价值,早就被古人发挥到一定境界。隋朝宫廷就有一道颇受皇帝待见的香脆鹑羹,现在已经不知道如何制作了,想来羹汤如何吃出香脆的口感。唐朝皇帝甚至爱好一道极其残忍的活炙鹑子,把活鹌鹑放在火上烤。宋朝算是把鹌鹑吃出了至高境界,宋高宗下驾清河郡王张俊府第,张俊准备了丰盛的宴席,菜单都流传下来,花炊鹌子、鹌子水晶脍赫然在列。
鹌子不难理解,水晶脍又是什么美味?洪七公念念不忘的鸳鸯五珍脍,居然在大街上都挂着幌子,这当然是电视剧拍出了洋相。但水晶脍的确是烂大街的美食,就是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皮冻,熬得浓浓的肉汤凝成冻,半透明像水晶一样,口感软中带脆。由于宋朝没有制冷设备,北宋汴梁和南宋临安只在腊月才能制售水晶脍。所谓鹌子水晶脍,更应该是撕开的熟鹌鹑拌上皮冻,而非如懿端上来的那盘有点吓人的东西。
一个脍字,在今天的饮食语言中已经不再出现了,但在宋朝,脍的受欢迎程度如同今天的火锅。脍本意是生鱼生肉,宋朝人对鱼生的偏爱不亚于现在的日本人。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每年三月三就有一项重要的活动,人们在池边垂钓,钓上鱼来就现切着蘸佐料吃,金明斫脍持续了上百年。生鱼片原来不是日本人的专利。
至于鸳鸯五珍脍,在如今的浙江舟山桃花岛景区已经可以吃到了,但从网上得来的资料来看,不像是脍,而是“五珍烩”,五种不同的肉烩在一起,热气腾腾的。鸳鸯五珍脍该怎么做?大约就是两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拼起来做底,上面铺上五种切成丝的肉,浇上佐料。这样的生鲜,现代人可能难以接受,脍讹传为烩,或许就是与时俱进。
吃生鱼生肉的习惯,除了保留在日式料理中,东南亚国家也很常见,泰国料理中的山珍套餐,就有把新宰杀的野味切成丝,撒上的佐料红红绿绿一大片,这样就保留了脍最初的特色。好啦,听说超级无敌可爱帅气的你会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