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武松对潘金莲动心了吗水浒传和金瓶梅
TUhjnbcbe - 2023/4/8 10:32:00
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 http://m.39.net/pf/a_7208874.html

武松是《水浒传》里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清代著名狂人金圣叹点评,“好汉中,武松就是上上级人物。武松是天神一般。”

可见在金圣叹得严重,哪怕是跟全部好汉比起来,那武松也是好汉中的好汉,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最后以享年八十善终。

一生坦荡,忠肝义胆,而且得以善终,武松是《水浒传》里塑造的一个非常经典和成功的人物,但是关于武松,却一直有一个风流冤案缠着他,以至于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出现。

这个风流冤案,就是著名的武松杀嫂的故事,潘金莲淫荡无耻,和西门庆偷情,而且还合谋害死武松的亲哥哥武大郎,最终武松手刃潘金莲,为哥哥报了仇。

但《水浒传》和《金瓶梅》都写到了,前面武松和武大郎刚见面的时候,潘金莲曾经主动勾引过武松,是不是总有声音出来问,武松对潘金莲动心了吗。

甚至很多人故意混淆视听,利用很多人没有看过《金瓶梅》的缘故,用想当然的脑子说道,武松曾经是动心的。

水浒传和金瓶梅,的确是完全不同的两本书,书里对武松和潘金莲的故事,有着细微的差别,尽管潘金莲作为《金瓶梅》这本小说的主角之一,但是她和武松之间的故事,两本书的差别不大。

但正是这两种细微的差别,能非常明显地看出来,施耐庵和兰陵笑笑生在对待武松上面不同的态度,也反应出来两本书完全不同的基调。

潘金莲勾引武松,武松拒绝,这个事实肯定是有的,但对于具体的细节和对这件事的解读,可就有非常大的差别了。

刚开始,潘金莲用言语撩拨,武松低头不语,心里已经明白了八九分。等喝了几杯酒,潘金莲开始上手捏武松的肩膀,武松有五七分不自在,却只管低头用火钳子拨火。等到潘金莲夺走火钳子,武松虽然已有八九分焦躁,依然沉默不语。

潘金莲从言语到动作步步升级,但无欲望的武松,对付不了灼热的欲望。这种反应也许被潘金莲误读为了羞涩,所以才敢进一步试探。

等到潘金莲让他吃半盏残酒时,实在躲不过了,武松突然发难,夺过酒杯,泼在地上,用手一推,差点把潘金莲推倒,嘴里大骂:“嫂嫂,我武二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是败坏风俗人伦的猪狗!嫂嫂不要这么不知羞耻,如有风吹草动,我武二认得嫂嫂,拳头却不认得嫂嫂。”

这番话说得绝对义正辞严,但两个人也终于撕破脸,局面变得不可收拾。如果说潘金莲的命运是一条因果链条,武松在风雪天的冷酷拒绝,同样具有破坏力,成了潘金莲命运的转折点。

武松固然是个英雄,但他处理问题的方式的确是有些粗暴了,而且最后武松杀死潘金莲的那场戏,《金瓶梅》里的武松,要比《水浒传》里的武松要更加残忍,那完全不是纯粹的复仇,已经变成了一场虐杀。

《金瓶梅》里这样描写,是先被武松捆起,被剥光,被塞了一嘴香灰,然后被武松踩在地上,她拼命挣扎,髻钗环都滚落了。接着武松用刀把她的胸脯挖出一个血窟窿,她星眸半闪,两只脚蹬踏不停。潘金莲的心肝五脏是被武松生扯下来的,最后又被割下头,供在武大灵前……

这场面实在过于血腥,更重要的是,此时武大的女儿在场,但是武松杀完人之后,去对迎儿说了句,我顾不得你了,转身跳进隔壁王婆家,把细软和银子打包,直奔梁山而去。

这样的描写,你感觉武松完全不是为了哥哥,如果是为了哥哥,那为什么对哥哥的女儿不管不顾呢,促使武松对潘金莲痛下杀手的,并不是武松对哥哥的兄弟情义,而是他心中那虚无缥缈的道德优越感。

正是这种道德优越感,让武大郎死后,武松认为为哥哥报仇才是最重要的,全然忘记了,哥哥还有个女儿。

你把迎儿留在那里,她将来怎么办,很可能就被王婆控制起来,做个娼妓,或者干脆重复潘金莲的老路,一个没有生活来源的弱女子,是根本没有什么选择的。

《水浒传》和《金瓶梅》之所以在塑造武松的形象上面,有这样的区别,主要是因为,《水浒传》就是完全站在男人的立场,写给男人们看着过瘾的书。

他们从不顾及杀得对不对,就像黑旋风李逵那样,一路砍下来,如同砍瓜切菜,但实际上被他杀的,都是无辜的围观群众。

这种暴力的嗜血的行为,完全就是评书时代留下来的传统,听众们只顾听得爽不爽,而从来考虑的没有那么多。

又或者说,这是集体无意识,跟围观砍头是一样的,现实中不能经常围观砍头,听评书的时候,拳头是硬通货,好汉们怒气冲冲,发起狠来,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他们代表的是一种破坏的力量。

《水浒》里“血溅鸳鸯楼”那一段,武松杀完三个仇人,又接连杀了12口人,这样听起来多么刺激,英雄好汉从来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没时间去考虑那么多细枝末节,快意恩仇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但《金瓶梅》是一本文人创作的市井小说,他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松对潘金莲动心了吗水浒传和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