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节一物2000多年前的单人小火锅陪你过
TUhjnbcbe - 2022/11/27 21:17:00

不知不觉,又走过了一季岁月。11月7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

立冬是“四时八节”之一,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有“迎冬”“补冬”习俗。中国古代为农耕社会,劳作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立冬补冬,补嘴空”,立冬这天,人们不稼不穑,杀鸡宰鸭,剁馅包饺子,乐享人间美味。

民以食为天。食物,除了充饥之外,常有抚慰人心的作用。现在,我们常说一句流行话就颇具治愈性:“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两顿。”这种玩笑放在古代可能同样适用,火锅作为一种中国美食,并不是现代产物。如果将火锅简单理解为“用锅烧水涮食物吃”,那么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出现了一种釜形器,可以说是一人一位小火锅的雏形。

新石器时代晚期四足双层陶釜形器南京市博物馆展出

不过,今天,《一节一物》暂不去探讨中国古代火锅发展史,而要特别来介绍一件多年前的销量爆款小火锅——“染炉”。

西汉时期,有一种青铜“染炉”非常流行,以至于在许多地方都有出土。

青铜染器西汉(公元前年—公元8年)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这种染炉的构造分为三部分:主体为炭炉,下部是承接炭灰的盘,上面放置一具可以活动的耳杯。

早期,由于染炉名字中的染字,有部分学者误认为是汉代贵族家庭染丝帛的工具。近年来,有专家根据其中一件染器上的“清河食官”铭文断定,这种器物应为宫中典膳的食官掌管,是古代的一种饮食器具,专用于温食鼓酱。

“染”是动词,沾染之动作与吃火锅时的“蘸”非常接近。“染食法”起源于先秦,最初仅为沾染佐料而食,后来发展为用染炉烹煮。《礼记·内则》郑玄注:“凡濡,谓亨(烹)之又以汁和之也。”汉人吃火锅离不开调味品,就以酱、盐等佐料作为食品的调料。所以,汉代人吃火锅与现代人的吃法稍有不同,将调料加热后,再涮蘸着吃。

陕西历史博物馆-四神纹染器

考古发掘中所见染器都出自西汉墓。容量一般只有-毫升。整套染炉全器加起来,高度也不过在10-14厘米之间,十分精巧。染炉的设计很符合汉代人的饮食方式,一人一案的“分餐制”。有的染炉和染杯上还刻有顺序编号,宴饮时一人一套,随吃随“染”,有点类似现代人使用的小型火锅。

汉魏时期,*中还盛行一种叫鐎(jiāo)斗的食具,使用时可将其放到火上或炭盆上加热,十分便利,作为一种温器,鐎斗与火锅器具也颇有渊源。《三国演义》:“马上有带着铜锣的(鐎斗),也有村中掠得粮米的,便就山边拣干处埋锅造饭,割马肉烧吃”,记叙了鐎斗在古时*旅中被用于煮饭、传警的用途。

铜鐎斗西北大学博物馆

西北大学博物馆里收藏了一件铜鐎斗。圆口深腹的器身,一侧有一龙形柄,外身处有五道弦纹,腹下空间部分用于烧火加热。

古代鐎斗的材质可以分为四种:青铜鐎斗、铁质鐎斗、夹砂陶质鐎斗和瓷器鐎斗等。鐎斗在汉至魏晋于北方中原及长江中下游都有发现,可见其使用之普遍。

汉代,火锅器具基本定型并且广为流传。除了吃分餐制形式的“小火锅”外,还有鸳鸯火锅。比如,刘非墓出土的分格鼎;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独创的“五熟釜”。这两种都是将鼎分成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跟我们经常吃的鸳鸯锅一个道理。

铜分格鼎刘非墓出土

有人曾说:“火锅是最极致的团圆。”在这寒气弥漫的时节,无论两三人,还是一大家,亲朋好友围着热腾腾的火锅,举箸大啖,温情荡漾,恰是冬日里最惬意的事。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唯愿美食与爱不辜负。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中册、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北大学博物馆

文字整理: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左海茹责编杨雪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节一物2000多年前的单人小火锅陪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