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自证没抄袭,网友开始
TUhjnbcbe - 2022/9/16 11:00:00

文/马庆云

近期,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因为口碑下滑严重,开画当日便迅速票房过亿的好成绩之后,却带来了后续断崖式的下跌,目前单日成绩已经只能维持在千万级别上。这样一部被媒体鼓吹为超级IP的神作,最终却是如此命运,免不得让人追问个中缘由。

面对影迷负面差评,略微整理便会发现,最大量的负面评论均集中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抄袭问题上,不少影迷更是因为这个“抄袭”问题,直接打出最低分数。因此造成,该片主演*和*纷纷自鸣不平,呼吁看过电影之后,才有资格进行负面评论。我唯独不解的事情是,按着两位主演的意思,正面评论是不是就不用看完电影再议了呢?

《桃花》抄袭的问题,早已有之。最早时候,是在该书刚刚网络更新之时,便有读者指出,唐七的这部连载小说,与《桃花债》过分雷同。当《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拍摄完成电视剧并且电视台播出之时,更是形成一批网络力量,开始对《桃花》与《桃花债》进行“调色板”对比。

所谓的“调色板”对比,是检验网络小说是否抄袭的重要方式之一。电视剧播出期间,不少网友自制调色板,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与《桃花债》进行左右横幅对比,用画颜色的方式指出字句和段落上的抄袭问题。在早期的调色板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确实被标注了不少整段一致的地方。

鉴于这份网络压力,作者唐七也在早些时候承认自己有过对《桃花债》的阅读借鉴。然而,8月9日,唐七再次发布微博,放出不一样的声音来。原来,唐七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律师进行了调色板对比,并得出结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存在抄袭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被委托的律师再次委托著名编剧余飞,对两部网络小说进行鉴定。余飞曾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和《重案六组》的编剧。

余飞得出的结论是:未见抄袭。唐七微博公布这一结论之后,网间顿时哗然。不少网友指出问题所在。第一,唐七及其团队委托专业律师进行鉴定,有悖中立原则,委托方能否保障不存在立场先行问题,值得商榷。第二,编剧余飞给出的结论中,赫然写着,自己只阅读了委托鉴定方送来的两册电子版,没有做其它更多阅读。网友纷纷建议余飞公布这两册电子版的版本,让网友进行二次鉴定。

网络上声讨《桃花》抄袭的部分声音认为,该书因为被调色板指出各种抄袭《桃花债》,所以将抄袭之处的字句进行了删改,等于说,网友指出一处,唐七就修改一处,所以,造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存在很多个版本,余飞应该鉴定的,是最初的版本,而不是最后的修改版本。

如果说以上的讨论还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话,那网友们纷纷大呼,要对余飞老师的作品进行“改编”,就已经开始将火力转移到编剧余飞那里了。不少网友认为,既然余飞老师觉得“这样的抄袭还算不上抄袭,那我们大家满可以按着同样的方法,将《重案六组》和《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作品搞一下,成为自己的作品,然后卖出去”。不少中立网友也纷纷大呼,余飞老师不应该趟这个浑水。

其实,关于这类奶油文学抄袭的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中国第一批类似文学的诞生,是在民国年间。当时小报流行,不少报纸正是如当下的网络文学平台一般,依靠大家的订阅来完成业绩。因此,各大报纸争相发表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这其中,就大致分为鸳鸯蝴蝶派和武侠武打派。两派,不外乎,一个言情,一个言武术,都往非现实主义上使劲折腾。

在这个风头下,就已经形成了大家互相抄的问题。只是当年并无电影改编等问题,所以抄袭起来,抄的人总是风头盖不过原创的人。因此,原创方也就没有时间追究。建国初年,中国的十七年文学期间,这类文学作品失去存在的土壤,销声匿迹的不少年。

等到金庸、古龙、琼瑶等人在改开之后北上大陆,中国内地则又迎来了一种通俗文学的阅读热。等到了互联网时候之后,这类通俗文学更加通俗化,甚至于成为青年孩子们阅读娱乐的范本,在知识层次上,更加低下。

包括《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内,都是过分强调油腻的文学美感,在字句上下足了文章,可在篇章和整部小说的构架上,混乱非常。因为该类通俗读物面对群体的过分年轻化和学历低端化,所以,唯美的词汇成为这类小说的最重要标配,而故事倒是最其次的东西了。油腻唯美软绵无力,倒是很切合当下很多奶油青年的审美趣味。

这类作品,很难形成作者风格。所以更容易实现一种字句与段落的大幅度抄袭借鉴。也是低端读者纵容,根本不在故事上较真,造成中国的网络文学实际上糟粕大于精华。被当做美文代表的郭敬明,实际上也继承了这种油腻唯美却毫无营养的写作特点。

真正优秀的作品,应该干净简练,不在字句上跟读者绕弯子,而在篇章和故事深刻度上做大文章。网络文学依靠字数获得费用的特点,从起始阶段就决定了,它是一个抄袭与拼凑共生共赢的关系状态。

而不少财大气粗的电影公司,更是会对网络文学火爆虚火下的问题真的眼瞎,是真的眼瞎!他们以为那种复制粘贴就是小说写作的根源大数据了。更有某影业老总直接在大会上声称,他们以后不用编剧,直接用机器人就能写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助长了复制粘贴创作方式的嚣张气焰。

而现实的票房,给了重油腻美感不重故事情怀的电影,正反两个大嘴巴子。这些油腻美感的小说作品,在改编为电影之后,往往特效堆砌,从而实现小说中那种腻的化不开的浓痰感觉。可是,电影首先是拿原创的故事去开拓影迷的思维,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故事,只有油腻与特效,不过是个油炸的垃圾食品,被影迷抛弃,在所难免。

所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根本问题,还不在抄袭上,而在油炸食品大家还会吃多久上。市场已经用票房的方式否定了它,谁还会继续顶风作案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自证没抄袭,网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