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街上的悬铃木大道,是西湖边的一道美丽风景。这些树大多年过六旬,有不少都出现了树洞,为了防止空洞积水腐烂,造成倒伏,养护部门最近着手对这些树洞进行修补,但是这边洞口还没补完,工程就被叫停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早上十点,西湖北山街,园林工人正在对已经修补完成的树木进行最后的收尾。这条街上共有梧桐棵,可如今才修补了63棵,工人们就停止了作业。这是为什么呢?
岳庙管理处园林技术科工程师徐晓民:
“热心的市民打来电话,树洞的封补,会影响鸳鸯的繁殖,我们也是听取市民的意见,把我们后续的工作停下来了。”
梧桐树洞会和鸳鸯繁殖有什么关系呢?
记者找到了当时提出意见的市民
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鸳鸯护卫队的成员
鸳鸯护卫队志愿者黄露平:
“因为鸳鸯是繁殖期,鸳鸯自己不会筑窝,所以要找这种靠近湖边的,这种树洞来当窝。”
换句话说,树洞就是鸳鸯的产房。虽然景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封闭树洞前已经把洞内的杂物都清空了,并没有发现鸳鸯的痕迹。
但志愿者们还是不放心,万一鸳鸯爸爸妈妈不在家,把蛋留在树洞里怎么办?退一步说,就算没有鸳鸯留在这里,产房都没了,这一带的鸳鸯之后要怎么生宝宝呢?所以他们立马就和景区提出了意见。
景区一听来龙去脉,赶紧叫停了施工,并表示一定会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鸳鸯护卫队志愿者黄露平:
“提出来的时候,他们当时就停止了施工,打算在小鸳鸯繁殖期结束后,再进行封洞。”
鸳鸯本来是候鸟。按道理说,冬去春来就会离开杭州去别的地方生育后代,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如今不少鸳鸯都选择成为了“新杭州”市民,变成了留鸟。每年四五月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底,都是他们生儿育女最忙碌的时候。
如今,走在西湖边,稍微幽静点的地方,都能见到鸳鸯的身影。也正是因为这样,鸳鸯护卫队这样一支由杭州市民志愿组成的民间队伍才诞生了。每天他们都有队员进行巡逻,并对鸳鸯进行跟踪记录和保护。
结束采访,鸳鸯护卫队队员又接到消息,说孔庙新出窝的七只小鸳鸯,没能活下来。痛心之余,他们也呼吁能够有更多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