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我们常说的连理枝长什么样汉代人又是如何认
TUhjnbcbe - 2025/4/6 17:58:00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250402/h5vd0hk.html

白居易《长恨歌》有名句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写尽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深情,令人感动不已。比翼鸟我们抬头有时便可可见,但对到底何为连理枝,我们难免疑惑。

连理枝,又叫作相思树、夫妻树、生死树,是特殊环境下才长成的,在自然界比较罕见。

一种说法认为,连理枝是一颗树的枝叶自相编连,枝杈纵横,叶叶相连。但实际上,连理枝是两棵树相“连理”,根交于下,枝错于上,互拥互抱,非常亲密。

四川梓潼出土

起初,连理枝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据东晋志怪小说《搜神记》记载: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宋康王是战国中期人。从上来看,至少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有注意到了连理枝这种现象,并赋予其相思、亲密的内涵。

比翼鸟与连理枝

到汉代时,用连理枝来比喻夫妻之间仍很流行。在诗歌《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死后,合葬华山,墓前也是长出了连理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与战国时韩凭与其妻的故事有相似之处。

孔雀东南飞

其实,从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石来看,也有在连理树下接待宾客的画面。以此可说,汉代人并未把连理枝专门指代夫妻感情或男女爱情,也用来象征与友人的亲密友谊。

四川长宁出土

这在后世也有所见。如清潘曾玮《送汪小珊归省》云:“郁郁青棠花,亭亭连理枝。青棠可蠲忿,连理纷葳蕤。与子为益友,形影两不疑。但愿长相见,安知有别离。”再如清方文《送从子密之计偕》所云:“家园十载学同师,远近人称连理枝。”。而连理枝也被用来比喻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如宋杨万里《题萧端虚和乐堂》“紫荆花开连理枝,孝友未要时人知”,又如明张羽《送弟瑜赴京师》“愿言保令体,慰此连理枝”。也可用来比喻姐妹之间的关系。如明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第五回中写到明忠臣兵部铁尚书家的两个女儿,受父亲连累,发配至教坊,被领到乐户崔仁家时,“那龟婆见了,真好一对女子,正是:蓬岛分来连理枝,妖红媚白压当时。”再如明曹寿奴《赠伯姊》所说:“草有并蒂花,木有连理枝。”

故宫里的连理木

当然,因为科学知识水平有限,无法解释不同根的树木相连生的现象,汉代人还把连理枝看做一种吉祥之兆,认为是皇帝善政所致。如班固《白虎通·封禅》:“德至草木,朱草生,木连理。”《南史·垣崇祖传》:“后为竟陵令,惠化大行。木连理,上有光如烛,咸以善政所致。”汉代以孝治国,也把连理枝看做个人孝行感天动地所致。比如说,东汉人蔡邕侍母极孝,母亲死后,又按照礼法,在墓前守丧,“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江苏铜山睢宁出土

由上可见,连理枝在汉代意义十分丰富,人们也很敬畏这种自然现象。到后世,连理枝主要被用来夫妻感情,其他意义便很少提及了。如隋辛德源《东飞伯劳歌》“合欢芳树连理枝,荆王神女乍相随”;又如江总《杂曲》之三“合欢锦带鸳鸯鸟,同心绮袖连理枝”;再如唐代孟郊《感兴》“昔为连理枝,今为断弦声”,以及白居易《潜别离》“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时至今日,人们还用“喜结连理”来祝福新婚夫妻,希望他们感情甜蜜,可见人们对爱情、婚姻的期许。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常说的连理枝长什么样汉代人又是如何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