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脊椎动物赤麻鸭比翼白头的我们,才 [复制链接]

1#

脊椎动物·赤麻鸭

Tadornaferruginea

赤麻鸭,隶属脊椎动物,鸟纲、雁形目、鸭科、麻鸭属,又名*鸭,为迁徙性鸟类,分布广泛。照片摄于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

赤麻鸭的识别度非常高,通体呈栗*色,嘴、脚、尾呈黑色,形似大雁,展翅时可见翅下覆白色羽毛。雄鸟与雌鸟几乎相似,不过雌鸟羽色较淡,雄鸟则多了一个黑色颈环。

另一醒目特征就是雄鸟头顶为棕白色,雌鸟头顶和头侧几乎为白色,这就很符合南宋《尔雅翼》里对鸳鸯的描写:“其大如鹜,其质杏*色,头戴白长毛,垂之至尾,尾与翅皆黑。”

虽然赤麻鸭头部的白毛没有“垂之至尾”,但赤麻鸭很可能才是古人最早认证的鸳鸯。在古代很多诗词里都着重突出了鸳鸯“白头”的特点,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上更是常能看见赤麻鸭的身影,白头鸳鸯雌雄相随,顾盼多情。

或许正是因为赤麻鸭的白头,给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期许,产生了“百年偕老”的联想,于是便有了“共笑鸳鸯绮,鸳鸯两白头”等形容爱情的诗词。

不过,后来赤麻鸭却与“鸳鸯”一词失之交臂,紫鸳鸯以其华丽的外表后来者居上,逐渐代替了赤麻鸭,成为大众印象中的鸳鸯。

赤麻鸭追求爱情的方式,也很有特色。

秘诀之一是不停“说情话”,在心仪的雌性面前,雄鸟会鸣叫,越靠近雌鸟,叫声越频繁。“雌雄戏飞”更是赤麻鸭在求偶期间喜爱的把戏,雌鸟跟随雄鸟在湖面上不断振翅扑飞,边飞边鸣,好不快活。

求偶成功的赤麻鸭雌雄双宿双飞,形影不离,且翅膀扇动的频率一致,远远望去,竟有比翼双飞的意味。

褪去激情,养育后代才是鸟生大事。

4月中旬到5月上旬,是赤麻鸭产卵期。成对离群生活的赤麻鸭大多选择在开阔平原草地上的天然洞穴、其他动物废弃的洞穴或山间湖泊岛屿上的土洞和石穴营巢,巢内铺少量枯草和大量绒羽。

巢虽简陋,但不影响雌鸟孵化期极强的恋巢性。

此时,主要负责孵化工作的雌鸟,仅在每天中午离巢一次。雄鸟则负责保护巢域。7月底,幼雏在亲鸟的带领下回归群体生活,9月下旬到10月初,赤麻鸭便会群体迁飞至越冬地。

汪金芳,保山人。年起在工作之余拍摄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用镜头记录保山的独特美。

统筹:赵娟连惠玲

文字整理:郑弼尹

海报设计:郑弼尹

打开生物多样性宝库,让云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云南!我们也热切期待您的参与,如果您在云南拍摄到了精彩的物种照片,欢迎投稿,一旦录用,稿费从优。

投稿方式:

发送照片至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