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只羡鸳鸯不羡仙,张国荣的宁采臣王祖贤的聂小倩永远是经典 [复制链接]

1#

书生宁采臣(张国荣饰)收账不成,无处可归,遂夜宿*寺兰若寺,遇上侠士燕赤霞(午马饰),二人成为邻居。一日偶遇艳女小倩(王祖贤饰),二人两情相悦,但小倩乃是被树妖姥姥控制的**,专门迷惑精壮男子代姥姥吸取阳气。小倩见宁采臣心地善良不忍加害,并与他感情逐渐加深。宁采臣欲救小倩脱离姥姥魔掌,但苦于姥姥功力深厚,小倩无法脱离其魔掌。二人遂向燕赤霞求救....

人与*,隔着尘世相恋似乎惊天动地,其实也不过是两滴露水的转瞬交汇。天地这么大,情爱总是微小,生命的轮回却是无限宽广。小倩这一生凄苦,唯有做*的最后几日幸福,有胸膛可以略微依靠,但仍是焐不暖她的*魄。*飞魄散之时她仍然期盼着她的来世,得以再入这冲不破的情网重新做人,这样的执迷不悟,这样的执意不悔,只为了那灿若桃李的微笑,那面如冠玉的少年。他与她本该有一夜情语绵绵的话别,可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命运如茫茫夜色笼罩,他们都无能为力。他背对着她抵挡着窗格,她在他的身后同他话别,连最后一面也未曾见得。一轮旭日破晓而出,黎明唤起的朝阳映照在他满是泪迹的脸上,令我心下无限酸楚,就像虚空一梦终于到了头。他皱起眉头的样子真是英俊,眉心不是一个“川”字,而是层层叠叠的沟壑,让人忍不住想拭手为他抚平。这样的生离死别,如同将爱人亲手埋葬,却要怀着对她新生的喜悦,这样扼腕叹息的爱情,我称之为悲壮。

她也许从未料想过会遇见他这样一个痴傻的书生,本是勾*摄魄的袅袅琴音却缭绕成意闲阑干的脉脉春色,绞杀人颈的秀发也温软地服帖于香肩之后,就着湖面微波粼粼的盈盈水光,她在镂月裁云的夜色下第一次那么近地看清了他的脸,一腔痴情就那样凝画在眉宇之间。湖间小亭那心神荡漾凄醉迷离的一幕,他拥着她深吻,额前的碎发软软的垂在耳际,是少年人俊朗娇羞的模样。白纱随风舞动,他的手轻握她的脚踝,唇一定是很轻很轻地落,像在吻一朵含苞待放娇艳欲滴的玫瑰。“夜雾中谁哼着歌?时而平静,时而曲折,过客总是醉或梦着,将我们人*殊途的一生传成了传说。”但我还是希望有人能够永远记着这传承几载的美丽传说,于是蒲松龄落笔的手也为之颤动难以成行,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已是红笺无色,泪如雨下,铭心刻骨。“他写聊斋时遣词了太多寂寞”,只因“你我都快忘记这短暂相逢终是为何,寂寥心事难说破,未了情比纸伞还斑驳。”“为我逆天有何不可?你总该记得曾经为情所惑,凡人总难舍,爱过恨过也就罢了,偏要回眸动了心魔,这千年寂寞奈了红尘几何?剩一世无双的你仍眷念着我!”世上再也没有任何言语可以形容此时此刻泪流满面的我听着这样辗转的曲念着这样落魄的词的辛酸感受了。倘若非要在这个世上找寻那么一个懂我的人,也非南唐后主李煜莫属了:“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讯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想来我也同李煜一样,终归不是一个可以成事成器的洒脱之人,可是,即便是这样又能如何呢?至少,流转于人世一遭,七情六欲,我懂了;沧海沉浮,我看了;情深意重,我做了;地老天荒,我爱了,这样也无愧为一个心胸坦荡光明磊落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

喜欢那个港片年代的《倩女幽*》,喜欢那一袭白衣的女*聂小倩,喜欢那布衣湿身的书生宁采臣,喜欢那人剑酒道的道士燕赤霞,喜欢那阴森梦幻的兰若寺……87版的《倩女幽*》的经典总是会在这些印象里被深深刻印,永难磨灭。也许,站在现在的观影角度来看,没有亮点的故事情节,简单极致的场景布置,不够级别的道具特效等等,都会让人觉得这部电影太过于“纯粹”。但是,于影片的细节之处,你却依旧能感受到当时的那种想象力。这点从兰若寺的环境营造上便可窥探一二。而且,诸如场景的变换,树枝的妙用,干尸的搞怪等这些好玩的设置,即使放在现在,也会让人觉得有趣,更别说它在怀旧情绪上的效用了。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宁采臣和聂小倩的那段旷世的人*之恋。人们常说,大爱无疆。那么,与他们而言,这就应该是小爱无界吧。

《倩女幽*》真是一部“爱”字遍地的电影,一如宁采臣初到兰若寺的那夜所说。这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爱”才是最有力的武器。当然,双引号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区别电影里的不同之爱。而这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无爱,一种有爱。于那个残忍的尘世而言,是无爱。一切之一切都以金钱来衡量,以武力来解决,而无关人性。既然都没有了人性,又何谈去爱?也许,那一群成天拿着画像,见人就问是不是通缉犯的人也是有爱的,只不过他们爱的是财而已。而且,对于燕赤霞,在未被唐僧一般的宁采臣感化之前,也是一位无爱之人,或者更确切的说,他是一位将爱隐藏起来的人。他厌恶俗世,隐于人外,终日以剑道,酒道来麻痹自己,消磨时光。但“爱”的武器却感动了他,宁采臣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正义陈词激发了燕赤霞的隐藏的爱心,使之有爱。而于宁采臣与聂小倩而言,有爱从兰若寺窗外的那一眸开始动情,再到雨中水中亭的那一夜开始销*,最后在新坟墓碑前的那一刻天人永隔。其期间的种种,总会让人对这份悯人的人*之恋笑之,羡之,悲之,叹之。也许,正如宁采臣所说的命中犯水,他们的爱一直在被淋湿,等干了的时候,一切也就都结束了。

张国荣的痴情宁采臣和王祖贤的清丽聂小倩都为影片增分良多。张国荣特有的忧郁气质和王祖贤清丽中的妩媚都让该片的表演难以复制。两人的荷尔蒙愈久弥新,任凭时光荏苒,愈发有种醇酿的感觉。令人遗憾的是,当年王祖贤在片中的表演备受肯定,张国荣的表演却受到忽视。尽管午马的戏份紧凑得有些仓促,但他扮演的燕赤霞性格刚烈,行事果断,充满对现实社会的仇恨与无奈。

《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只羡鸳鸯不羡仙,消失就消失。”我想和此部画中诗多少相关。月色下的兰若寺,小倩轻纱曼舞。借宿的书生动了尘念,不由命丧树妖手下。白纱落下,可以看到小倩已有些麻木却含泪的目光。此处丧命的书生和不久后丧命的侠客,衬托出宁采臣的单纯善良。这也是小倩不忍树妖害他反爱上他的原因。兰若寺中,两人相识相知历经劫难后深陷情网。在燕赤霞的帮助下,宁采臣终于从树妖手中夺回聂小倩的骨灰并勇闯地府救出她的*魄。只有次日*昏前将骨灰坛埋好她才有转世的机会,可此刻天已经将亮此刻宁采臣的心情,我想和面对金箍的至尊宝无异。天若不亮,如何救你,如若天亮,如何见你。朦胧月色还在,却难再寻她若有似无的倩影。

宁采臣一个没有坏心眼的人在几次危险时自己误打误撞脱离险境,这也许是他的好运气吧!可这也是他单纯的世界里的单纯,心简单,世界就没有那么复杂。其次,宁采臣得知小倩是*之后出于本能的害怕,出于本能的逃离,央求大侠保护他。就是因为这个,小倩差点被大侠杀死。可小倩并没有因为宁采臣对她的“背叛”而愤怒,而选择了和宁采臣一起对付困难。最后呢,这个故事的结局并没有之前看到的一些影视作品那样因为爱你死我活。小倩获得了投胎转世的机会,宁采臣也依然好好活着。小倩没有选择一辈子做*陪在宁采臣身边,宁采臣也没有挽留过小倩。小倩从此投胎转世有了新的开始,宁采臣也从此有了新的生活,他们各自成全了彼此。他们的爱,是彼此生命中的生命力。

张国荣的电影都是堪称经典。总是看到他那忧郁的眼神,那种阴柔的气质,仿佛整个人脱俗于世的感觉。看到影片中那个落魄书生,明明是孑然一身,手无缚鸡之力,却对小倩一往情深,跨越人*界限,让人感慨嗟叹。王祖贤演绎的小倩才是小倩,凄婉而哀怨。芳华乍吐便香消玉殒,一直以来都是被迫做害人的勾当。未曾想却被一个普通书生的至情所感动。我为*,君为人,阴阳两隔,此生无缘。痴情至盛,来世再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