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同被刺配,武松卢俊义林冲三个人谁更厉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医院 http://www.jydxy.com/m/

武松是《水浒》里非常鲜明的一个人物,所谓“武十回”,不过一百回的《水浒》中,武松在十回左右的篇目中都是主角,分量很重。

武松是被刺配过两次的人,第二次刺配,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彻底走上造反之路,这是《水浒传》中极有光彩的一节。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武松非常厉害。

在《水浒传》里,被刺配的人很多,宋江也被刺配过,不过要说宋江厉害,谁也不承认。

但还有两个重要人物,他们也被刺配过,一个是林冲、一个是卢俊义,我听到有人讨论,这两人相比武松,谁更厉害,我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

说到厉害,其实所谓的厉害,依我看,看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武功,还要看此人的勇气、血气,与当时的情境。

林冲在野猪林是被董超、薛霸诓了,绑在了树上,动弹不得,只得闭眼等死。要不是花和尚鲁智深一路卫护,林冲早就成了林中无名之尸了。但林冲并非武功不高,他不过是逆来顺受。

当初他被高俅暗算,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临走之前,写下休书,免得耽误了妻子,妻子却矢志不渝,要等他回来。岳父也说:“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

这句话虽出自岳父之口,却也是林冲心中念想。因而,林冲是存了忍辱负重,好歹挨过刑期,日后再回汴梁,夫妻团聚过日子的想法。因此,刺配路上,尽管两个差役百般刁难,也只忍让。否则以薛、董二人那点本事,哪里是林冲的对手,怎见得林冲本事就不济。

薛、董二人被鲁智深整治后,不敢再存坏心,而林冲对他们仍旧恭敬客气,可见林冲是绝不向想罪这二人,完全是息事宁人的态度。

还有一件事,最能见林冲收敛隐忍的态度,那就是在柴进庄上,那个洪教头一再挑衅,林冲却百般忍让,绝不肯和洪教头比试,心中怕的就是得罪人,施耐庵通过这种言语上的退缩,将林冲此刻的心态勾勒得纤毫毕现。

最后,无奈之下,不得不和洪教头过招,林冲也一直是采取守势,不敢进攻,打了四五回合,就跳出圈子,自动认输。最后还是柴进看出林冲没使出真本事,坚持要再比,也是那位洪教头不作不会死,觉得林冲本事不过如此,愈发张狂,攻上前来,最后,林冲无奈,只能一棒将他扫倒在地。

这一下,林冲的功夫不但显露无疑,他之前委屈忍让的事实也表露清楚。说他不厉害,是没看到这个人心中所想。他只是隐忍,一个有家有业的男人面对现实的无奈退让。

等到了风雪山神庙,林冲怒了,自己一味退让,换来的却是他人的穷追不舍,必要致自己于死地,这时的林冲退无可退,才显示出自己的真实本领。

后来,林冲位列水泊梁山五虎上将,重要阵仗马军作战总能看到他的身影,说他不厉害,就未免太牵强了。

卢俊义被刺配沙门岛,还是那董超、薛霸那二位押送,我觉得这二人才真是《水浒传》里的金牌配角,一百单八将里的不少位,只是名字出现过几次,根本没有什么具体描写,完全是群众演员的样子,可这二位公差在两个关键节点登了场,出镜虽不多,位置重要。

这次董超、薛霸用的是和对付林冲同样的伎俩,也是开水先烫脚,让人走路困难,然后进林子,假装睡觉,说怕犯人跑,将犯人捆起来后,让他没有挣扎之力,再动手。

只不过这次这二位运气更差,上次鲁智深本来要杀了这二位,是林冲给劝阻下来。可见林教头是一点不想得罪人。但浪子燕青动手可比鲁智深快,两人还没弄明白状况就送了命。

公差都杀了,卢俊义也是没有退路了,只能上梁山,不想还没去,半道就让一二百个公人给捉了,才有了后来燕青、石秀劫法场不成,水泊梁山两次攻打大名府的事。

说到卢俊义的武功如何,这个还真不好判断。虽然当初卢员外很自负,上了吴用的当,经过梁山泊,明知道山上有强人,还故意挑出旗子,号称:“慷慨北京卢俊义,远驮货物离乡地。一心只要捉强人,那时方表男儿志。”搞得像一个人要单挑梁山全伙好汉。

虽然这次卢员外还真的和梁山好汉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人挨个打了一遍,几个人都是败走,但人家那不是真打,是诱敌深入之计,陪你玩玩,所以卢俊义真实的本事,是不是和他的自信一样大,就不好说了。

当然,卢俊义最后是在水上被张顺、李俊等人抓住的,也不好说人家陆上功夫不好。

但是后来,卢俊义的确真没显示出有多高武力值,由他直接取得的唯一一次重大胜利是杀了史文恭。

这看来就是他建功最大的一次了。但那次,史文恭是让梁山打得丢盔卸甲,夺路逃命,惊弓之鸟,早就没有多大战斗力。《水浒传》里面写得清楚,史文恭靠着千里马,单枪匹马脱逃,先碰上燕青,又撞上卢俊义,卢俊义对着史文恭,“腿股上只一朴刀,搠下马来,便把绳索绑了”,看起来,没什么激烈的战斗,属于捡了个漏。

在这之后,卢俊义安然坐了第二把金交椅,却再没见有什么武功爆发的时刻,所以卢俊义的战斗力,我是很怀疑的。

武松则不同,他一直是江湖中人,当年因为在家乡酒醉打人,为躲避官府缉拿,流落在柴进处。后来做都头,也不过是因为打死了一只猛虎,官员赏识才做了个小吏,但骨子里,武松始终是江湖人。

中了张都监的圈套,情知那押送的人路上要害自己,武松却浑不在意,五六里路,先吃了两只熟鹅,这是吃饱了肚子好干仗。

路上又碰见两个拿朴刀的,一路上和两个公人眉来眼去,武松早就看出来了。因此,到了飞云浦边四个人准备动手,早就让武松先下手为强,挨个干掉。武松返回城去,大开杀戒,这才有了后来的血溅鸳鸯楼。

这里我们就看出来,首先,武松是江湖中人,深知对方的鬼魅伎俩,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因此武功得以尽情施展。

反观林冲,当年是禁军教头,对江湖事算不得有经验,又存了忍辱纳垢、委曲求全的心思,自然容易着了人家的道,功夫得不到施展。我们不能说他不够厉害,只是一个人没有放开一搏,反而有投鼠忌器的心思,就算武功高,也难以发挥。

因此武松和林冲之所以在刺配路上表现不同,未必是武功高低决定的,而是心态决定的。

至于卢俊义,武功是不是高,有点可疑,又是河北巨富的身份,这辈子没受过苦,哪知道江湖上的险恶,他被刺配,不被算计,实在有点难。

老话说,穷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武松,一,的确是武功高,二,不要命,表现出来,就是见人杀人,见佛杀佛。

林冲思想包袱重,武功虽高,不能尽力。

卢俊义,人家有名、有钱,至于武功这事,我觉得,还得靠大家伙帮衬,靠燕青鞍前马后才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