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本人刚刚出版的《吴氏石头记》第三版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还标出了前八十回四百一十九条批语的位置,都是不久以前从此本真正的藏家那里得到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按下以方式购买,
第一种购买方法,扫描淘宝的码:
也可以在淘宝上搜“悼红轩书店”!
第二种购买方法,扫描微店的码:
中国古代的画作虽然很不错,但给人感觉似乎画得并不真实,不准确,很朦胧,人物有些变形,色彩也不真实,总之感觉怪怪的。相比之下,古代西洋画是另一种风格,往往比较接近真实的情况,讲究透视和解剖学,画出来的人物比较象真人,很立体。他们的雕塑和蜡像更象真人。当年西方的传教士朗世宁给乾隆画的人像画中有阴影,显得很有立体感,然而却被乾隆给否定了,于是朗世宁只好在他的画中不用阴影。这也反应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表意的,并不追求百分之百的真实,所以体现在画作中。除此以外,古诗中更是这样,是集表意于一身,完全凭借的是每个人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肯定不是个准确值,而是个形容,人们也不会过于质疑是不是一定是三千尺或三千丈,只是明白很大的一个数就可以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推广普及,因为大家都不喜欢严谨或太精准,似乎用模糊的易经就可以解释世间万事万物了,用现在人的话来说:差不多就成!
这样的思维方式在《红楼梦》中也有充分的体现,书中的描写并不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是各种意象,各种模糊,各种不准确。作者为的是让人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描写的真实的历史,也不是自己的家史,所以书中的很多内容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不能太叫真,不然会钻牛角尖。比如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情节:“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这个故事看似非常有趣,然而仔细看问题很严重,我先看第五十二回有这样的描写:
贾母便命鸳鸯来:“把昨儿那一件乌云豹的氅衣给他罢。”鸳鸯答应了,走去果取了一件来。宝玉看时,金翠辉煌,碧彩闪灼,又不似宝琴所披之凫靥裘。只听贾母笑道:“这叫作‘雀金呢’,这是哦啰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前儿把那一件野鸭子的给了你小妹妹,这件给你罢。”
作者接着写道:
晴雯道:“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象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得过去。”麝月笑道:“孔雀线现成的,但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界线?”晴雯道:“说不得,我挣命罢了。”宝玉忙道:“这如何使得!才好了些,如何做得活。”晴雯道:“不用你蝎蝎螫螫的,我自知道。”一面说,一面坐起来,挽了一挽头发,披了衣裳,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若不做,又怕宝玉着急,少不得恨命咬牙捱着。便命麝月只帮着拈线。晴雯先拿了一根比一比,笑道:“这虽不很象,若补上,也不很显。”宝玉道:“这就很好,那里又找哦啰嘶国的裁缝去。”
这些描写清楚地告诉我们,晴雯补的雀金裘是孔雀羽毛制成的,而且是“哦啰嘶人”制作的,感觉似乎哦啰嘶的裁缝水平高,一般中国人达不到,只有晴雯这样的巧手才可以勉强赶上,于是只好让她带病补裘。这让人感觉似乎哦啰嘶有很多孔雀,多到随便就可以拔下它们的毛做衣服的境界,相比之下孔雀在中国就显得极为珍贵、罕见了。然而转念一想就觉得不对头了,哦啰嘶产孔雀吗?孔雀这种动物主要栖息于海拔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尤其喜欢在疏林草地、河岸或地边丛林以及林间草地和林中空旷的稀疏草原或有灌木丛、竹丛的开阔地带,从平原地带到高山地带的森林、灌丛中。喜欢在靠近溪流处生活。原产地: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泰国、越南、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刚果民主共和国。区域灭绝:孟加拉国、印度、马来西亚。
自古以来没听说过哦啰嘶有孔雀,这个自然,因为孔雀只头大,很能吃,而哦啰嘶处于非常寒冷的地方,不能提供丰富的食物。虽然哦啰嘶也有鸟类,但大多数是侯鸟,到了冬天就飞到南方过冬了,可从来没听说过体型庞大的孔雀也是侯鸟,也没见过有孔雀在天上飞。实际上那个时候哦啰嘶人见没见过孔雀都不好说,更不可能用孔雀毛做衣服了。所以在这个情节上曹雪芹肯定是在胡扯,相信书中很多描写并不真实,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所以在这个情节上,曹雪芹肯定用的是写意的手法,不在乎其准确性,而是为了表达某种用意。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书中的描写都是真的,因为很有可能有很多描写都是曹雪芹随手写上的,也可能是有目的的,也许是为了有意渲染贾家的豪华,如果作者写的东西大家都能轻易见到,那就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