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样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昨天分享了熬夜也要读的5本书,看有不少朋友都进行了分享,也一直有人在催更。
由于本人在逛豆瓣,索性将豆瓣评分在9分以上的书籍进行整理,分享5本并推荐给大家,希望对青少年有所帮助。
本文有点长,您可以点个赞或者收藏,回过头来要看就找得到了。
NO.1《如何阅读一本书》
把它放在第一的位置,是因为看书的第一步,是学会如何看书。
初步阅读、不会读书的人,看了这本书,能少走弯路。
根据相关调查,有23%的读者认为自身阅读广度不够,38%的读友认为深度不足,另有39%的读者认为自身阅读体系薄弱。
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与作者沟通,如何快速找到书籍行文脉络,节省阅读时间的同时又能完美吸收观点。
以前我知道选书很关键,要读高分书、读经典书,但是有时摸不着头绪,常常看了这头忘了那头,无法归纳书中精华与主要观点。
直到后来有人向我推荐这本书,读完有豁然开朗之感。
读书有技巧可学、有方法可循,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在你步行前进的时候,给了你一个指南针和小轿车,帮你准确又省时地抵达目的地。
本书提出了阅读的4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之后,每次我读一本书,我都尽量要求自己这样做笔记:
1、在空白处编号;
2、在重点句子下划线。
3、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
4、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5、在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系列的陈述时,做顺序编号。
6、在书中的空白处做笔记。将阅读时想到的问题(或答案),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全书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在空白处记下来。
7、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NO.2《看见》
作者柴静,曾为央视记者、参与过非典、汶川地震等报道一线,或许你对她年推出的刷屏朋友圈的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更有印象。
《看见》这部书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真实记录了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等在21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同时也记录了作者10年内心的成长,从刚开始不知天高地厚,到被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再到站起来重新出发。
“我叫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白岩松将其归纳为: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焰。
冰山的冷峻、火焰的热情,正是一个媒体人所须有的职业态度:任何一则新闻都不能轻易下结论,要尽量做到抛开偏见,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深刻了解和理解。
在《看见》这本书中,柴静把那些在新闻中遇到的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喻为流淌的生命。她并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她只选择了留给自己强烈生命印象的人,比如卢安克、药家鑫……
“他们是流淌的,从人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浸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
看完这本书,你会对人性有更深的认识,能够用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去分析人事物的因果来源。
为什么药家鑫会杀害伤者?
很多人只会痛吗凶手残忍,深入了解药家鑫的成长过程后,你会发现过分严苛的家庭教育让他的心理严重扭曲,虽然对药家鑫施以死刑没错,但他其实也是一个教育的受害者。
本书文字细腻真诚,没有刻意煽情,也并非刻板枯燥报道,很好地诠释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山。
读罢,你会有自己的思考与反省,想必这就是作者文字功底绝佳的体现。
这本书还是一个金句宝典,有很多观点都极具冲击力与思考力。
《看见》经典语录:
1、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2、“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
“因为我们的性文化中,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3、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4、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5、“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能理解人?”“听别人说话的人"
《看见》这本书,您一定不要错过。
NO.3《红楼梦》
初读《红楼梦》是在中学时代,那时纯粹为了应付考试,只觉得贾宝玉很渣、林黛玉很作、薛宝钗很精。
后来多看了几遍,发现是自己狭隘了,名著之所以是名著,不是没有道理的。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我则更倾向把它作为人性的启示录,“文学即人学”,被鲁迅先生定义为“人情小说”的《红楼梦》更是如此,真实而深刻地刻画出人性,细致到连配角都形象饱满。
得理不饶人的晴雯、家暴男王狗儿、纨绔公子薛蟠、刚烈就义自证清白的尤三姐、好色又愚蠢的贾瑞、精明能干的鸳鸯、永远骂骂咧咧的赵姨娘……
看《红楼梦》有3重境界:一是看热闹,只粗略记得几个人名,几个情节;二是看懂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感叹一把辛酸泪;三是理解小人物的悲喜苦乐,人性百态。
除了刻画人物之外,《红楼梦》还是一部横跨园林、诗词、医药、音乐、美食、服饰等众多领域的百科全书,每一个细节都值得你去赏析,去深究。
可谓常读常新,意犹未尽。
这本经典著作,我读了不下20遍,在这里郑重推荐给你。
红楼梦京东好评率92%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20.8购买
NO.4《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哲学史写得这么浅白风趣八卦,你让我们哲学系的人还怎么混?!”
看副标题——史上最严谨又最不严肃的哲学史,就知道本书的文风了,浅显易懂又幽默风趣。
在接触此书前,个人认为哲学是高挂在云端的圣物,再加上看过的哲学书籍大多极致枯燥和晦涩难懂,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可是打开这本书,我就停不下来了,原来哲学史也能写得如此幽默和睿智,但看目录就很有搞怪的意味,“哲学好讨厌”、“科学倒打一耙”、“群魔”……
这本《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以从西方文明开始至当代为时间线索,通过逐一列举建立不同哲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人物,讲述西方哲学史是如何按推倒重建再推倒如此往复的进步过程,及哲学与科学间的关系。
如果你对哲学感兴趣,又担心看不懂的话,这本书可以是你的入门之作。
廖芜:对于我这种这哲学白痴,这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拉了一个简明易懂的哲学的历史线,一上手就不忍心放下,太棒了!
红茶酱:简言之,这是我目前读过关于哲学发展最风趣的书,就是那种你读着读着就不自觉想笑的类型,但是他又真正的讲明白了很多问题。
NO.5《活着》
在《活着》中,主人公福贵除了死亡之外,其它苦吃了个遍:破产、饥饿、战争、离别等。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并不“福贵”,反倒是不断经受着苦难,仅剩下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
寻死比活着简单无数倍,但他依然选择活着。看过电影版的《活着》,比原书对福贵宽容许多、善良许多,但依旧让人怜惜,同时也被主人公求生的欲望所折服。
曾经我也疑惑,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直到遇见这本书,给了我满意的回答——人生的意义在于活着,活着的意义在于活着它本身。就算没了亲人、没了财富,只有痛苦,福贵都能坚强地选择活着,那我们又怎能因为一点挫折和困苦就像生活缴械投降呢?
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但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
在《活着》中,每天读书、工作生活、吵吵闹闹、遇见各种灵魂,何尝不是活着的意义呢?人生本就饱含着幸福和苦难、无趣和平庸。
作者用凌冽的笔锋缓缓叙述着生与死、国与家、情与爱,读完心情沉重,却又心存感激,感激自己活在这个和平时代,这个靠自己就能活下去的年代。
《活着》这本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推荐你去阅读,每次翻看,都有新的收获。
《活着》同样也有很多让人醍醐灌顶的金句,值得细细品味:
1、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2、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3、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4、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荡起的波浪。
5、检验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