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名之战为何让他陷入深思首创的鸳鸯阵法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705/r3psh4i.html
戚继光像上回说到,倭寇在明朝嘉靖年间猖獗至盛,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祸国殃民的凶残暴徒竟然多数是明朝人,日本人不过是扮演了导火索和替罪羊的角色。在此国家危难、生灵涂炭之际,戚继光也响应了历史和时代的号召,南下抗倭,从此开启了传奇的一生!嘉靖三十一年(年),大举倭寇在山东登陆,形势危急。相比于之前浙江福建等地的倭患,这次的危机距离明朝的统治核心更近,朝廷因此足够重视,急调在御虏战争中表现出色的戚继光前往山东增援,任山东都指挥佥事。这是戚继光第一次独立带军,也是他和与倭寇的第一次交锋。嘉靖三十四年(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一年后,在上司胡宗宪的举荐下,被任命为参将,负责宁波、绍兴、台州的抗倭工作。刚一上任,便有倭寇进犯慈溪龙山所,当时,倭寇只有区区八百余人,而明军几路大军共计数万之众。在人数完全碾压对手的情况下,明军将领坚信此战必胜。将军张弓但当真正交手之后,明军犹如一盘散沙,表面声势浩大,实则一击即碎。士兵们纷纷弃械而逃,瞬间溃不成军,眼看就要大败。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戚继光急中生智,张弓搭箭,只听“嗖”、“嗖”、“嗖”三声,敌方三路首领均中箭倒地。倭寇瞬间群龙无首,乱作一团,戚继光遂举刀大喝:“后退者,杀无赦!”逃跑的明军这才止住脚步、乘势追击,艰难地取得了龙山所保卫战的胜利。这便是后来民间广为流传的《将军三箭定龙山》故事,戚继光因为在此战中的突出表现而一举成名。但是外界的赞扬并没有让他失去理智,因为只有他看到了明军屡战屡败的关键所在:首先,士兵目无军纪、没有保家卫国之热血;其次,在武器装备上,明军也处于劣势。发现问题后就要解决问题。军纪严明戚继光首先从士兵素质抓起,他数次向上级提出要组织练兵,在他的坚持之下,总督胡宗宪将新招募的三千绍兴兵交给他训练。经过戚继光的打造,军纪严明、士气高昂很快成为这支队伍的代名词,战斗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数次对倭战斗中都取得了胜利。日本武士刀然后要解决的就是武器装备的问题。在分析对比了倭寇的装备后,戚继光发现倭寇每人都配备有三把刀:长刀、小刀、刺刀,分别用于不同距离和场合的作战中。且倭寇采用“包钢法”制刀,所造之刀坚硬无比。明朝虽然也有这种制刀技术,但是由于成本高昂,普通士兵根本无法配备。戚继光为改善装备劣势,重新采用“包钢法”制刀,并仿造日本长刀,锻造出了“戚家刀”。分工精细的鸳鸯阵另外,戚继光基于士兵各自特点,将士兵重新分组,一般以十一个人为一个小的作战团队。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位置、武器和分工,如果作战中个别位置出现空缺,可灵活变动,重新组合,几乎对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毫无影响,这便是闻名后世的鸳鸯阵法。在长期的对倭战斗中,戚继光对阵法不断改进完善,几乎是屡战屡胜。在后来的牛田之战中,甚至创造了杀敌六百八十八,而自身无一阵亡的辉煌战绩。您知道为什么戚继光给如此厉害的阵法取名为“鸳鸯阵法”吗?欢迎解答!喜欢小编的朋友们请帮忙点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