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海经中国神话的始祖,自古号称奇书 [复制链接]

1#

《山海经》是一部三万多字且性质复杂的古籍,由五藏山经、以及海外四经、海内四经、大荒四经、海内经合组而成。它不算是简册繁重的长篇巨著,但是上述五部分的来源、编成以及流传情况,却是错综复杂之极,至今仍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有关《山海经》的价值,同样是言人人殊,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将其视为荒诞不经之书,也曾被列入书目中的小说类,到了近代,研究古代地理的学者尊称其为最有价值的古代地理书,神话学家同样非常重视其价值,视之为保留中国古代神话的大宝库。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部奇书呢?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神话的始祖,自古号称「奇书」。它记载的东西往往难以理解,常被后人视为荒诞。司马迁也曾感叹:「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为什么司马迁称呼《山海经》为《山经》?这是因为大禹曾说:「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司马迁取五千三百七十山为大禹所经,六万四千五十六又为大禹所步,便摘取山经两字为书名。这是《山海经》以《山经》的书名首次出现在史籍记载中。

到了汉成帝时,刘向等学者整理皇宫藏书,遂将这三十二篇文字加以整理,删去重复者,合为十三篇,题曰「山海经」。所以《汉书》〈艺文志〉便正式出现《山海经》十三篇的记录。从此《山海经》之名沿用至今。为什么刘向整理这些文字时,没有沿用司马迁所说的山经而改为山海经?因为刘向认为《山海经》并不仅止于言九州山川,而是包含了大禹所经之天下名山。

由此可见,《山海经》中的山海概念已涵盖了四海之内和四海之外的整个天下,亦即当时先民心目中的全世界。当然,《山海经》所说的世界及其相关的地理知识,在今天来说不一定正确,但它反映出先民眼界之开阔和气魄之伟大。

《山海经》里的神兽:九凤

《山海经》实际上是无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至于产生的地域,近代民俗学家蒙文通认为是古代巴蜀地区的人所作,袁珂则认为是古代楚国或楚地人所作。其中〈大荒经〉四篇及〈海内经〉一篇成书最早,大约在战国初期到中期。〈五藏山经〉五篇及〈海外经〉四篇成书稍后,约在战国中期以后。〈海内经〉四篇成书最晚,约在汉代初期。

纵观《山海经》全书,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其结构上的差异性,不同部分之间在内容、文风、性质等不同方面的差异,其中《海内经》更列举了古代科技方面的成果,是我国最古老的关于发明创造的科技志。

《山海经》可明确地区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者是由〈五藏山经〉即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及中山经所组成的山经部分,后者是由〈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及〈海内经〉一篇所组成的海经部分。

〈山经〉和〈海经〉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

其《山经》部分是以山为经的方物志。它列举了三百四十座山、四百五十多条水、两百多种金属矿和非金属矿,还有无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和少量生活器具,当中山水的地理位置、流向、神话及历史等都有所涉猎。

《海经》部分,则是以氏族为经的社会志。其中《海内经》更列举了古代科技方面的成果,是我国最古老的关于发明创造的科技志。

《山海经》的内容非常庞杂,有关神话、传说、历史、地理、历象、动物、植物、矿物、宗教、民俗等等。

虽然全书只有三万多字,却是包罗万有,可称得上是一部生活日用百科全书。

五藏山经各经后面,大量列举当时祀神所用物品,包括雄鸡、猪、犬、羊、圭、壁等等,所以有人如鲁迅将《山海经》视为古代的巫书。〈海外四经〉以及〈大荒经〉中记载很多奇人、奇神、奇物、奇兽,都强调上述事物都是界外的、海外的,反映了当时先民对外部世界似有一定认识。

例如书中提及「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阴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是白脑袋,名称是天狗,它发出的叫声与「榴榴」的读音相似,人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英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风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山海经》记载古代中国的奇山异水

总体来说,我们可以理解《山海经》为一部古老的地理书,在有文字记录以前,其内容已口头传播了很长时期,正式开始调查记录的,应该始于周朝时期,到了战国时期形成我们今天见到的《山海经》的雏形,再经过汉代时人整理,成为重要的地理图书。

后来,《山海经》被列于小说家类,但其人文地理志的价值为现代学者所肯定,从而确立其在地理、神话、民俗等研究范围上的重要参考价值。例如袁珂在〈中国神话研究与《山海经》〉一文中指出,《山海经》是一部亟待研究的重要的保存神话数据的著作,因为这对整理古代神话是有很大帮助的。

《山海经》虽多怪异记载,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其价值,特别是在史学、文学、地理及民俗研究方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