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古人三妻四妾,来源于一个传说:春秋时期齐国君主立后不决,乃至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后来君主戏言称立后三人,而事未成则卒,乃至史官未知其意,故称三妻,所谓四妾是指:家中父母所赐和三妻贴身随侍俾女各一人。而中国古代的婚姻其实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男子初婚的妻子称元配、发妻、正室,古时候,男女初婚,新婚之夜会互相帮对方盘头发,两人的发尾相互交缠打结,称之为结发。所以夫妻又称结发夫妻。
妻子死后再娶的妻子叫续弦、继室、填房,我国古代以琴瑟比喻夫妇,“续弦”就比喻妻死再娶。二婚男再娶,想找门当户对的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只能往稍微次一点的门第去找。这是因为男子第一个妻子的地位是不可憾动的,元配生的孩子占了嫡长,继室生的孩子地位就低很多,爵位没份,财产分配也少。男人去世,只能有一个女人跟他合葬。生同衾死同穴,是中国人的传统婚姻观念,而男子一般都会跟原配合葬。能不能合葬,虽然对已经死去的人没有什么影响,却会影响自己子女在家族中的地位。所以高门大户家的女儿一般不会做续弦。
红楼梦里,邢夫人、尤氏都是续弦,系贾赦、贾珍原配妻子死后再娶的老婆。所以邢夫人尤氏娘家身世都不咋样。凤姐被赵姨娘暗害中邪,人事不知差点死去,贾*都放弃了,准备棺材,而贾赦还坚持请医请道士的乱作一团,部分原因就是如果凤姐死了,贾琏再娶,一定不会有王家的权势,大房的地位更低。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古代商人经商,经年在外,家中需要妻子打理家务,自己在外也需要有人侍候,所以会在外面另娶妻子,也就是平妻,平妻事正妻为姐,地位比正妻略低,有些平妻甚至一辈子不会见正妻,也是一家之主,但是法律上仍认定平妻为妾。所以尤二姐并不是平妻,因为没有荣府长辈、凤姐的认可,这种被称作别宅妇,在传统意上义会被视为通奸,所以秋桐骂二姐是先奸后娶。二姐还涉及到国孝家孝,停妻再娶,贾琏现有妻子,却又与二姐拜天地,也就是犯重婚了。所以二姐想与贾琏做长远夫妻,就非常想得到荣国府上下的承认和接纳,凤姐赚她进贾府,她才会欣然上当。
不少人以为二姐如果生下儿子,会威胁凤姐的地位,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宠妾灭妻,以妾为妻都是违反律法,也有失豪门世家的体面,所以贾琏说等凤姐死了把二姐扶正是骗二姐,凤姐恨二姐夺走了贾琏的爱,践踏她的感情和尊严。当然有个例外,娇杏生了儿子,原配死了,贾雨村把娇杏扶了正,贾雨村本是落魄文人出身,没有父母亲族,与娇杏结识与贫贱之中,感情不一样。从他与冷子兴演说荣府可以知道他本是个豁达之人,不拘于常理,才会有非常之举。
妾的来源有两种:第一种是良妾就是普通人家的女儿二姐如果按正常手续嫁给贾琏就是这种,烧纸马祭了天地。另外一种就是丫头升上来的,上面说过父母赐的和妻子的陪嫁丫头,所以贾母赐宝玉晴雯,王夫人提拔袭人,贾*帮宝玉贾环看中了两个丫头都是合理的,宝玉才会说莺儿:不知道谁有福消受你们主仆。
丫头提的妾在法律上也还是奴才,所以凤姐说姨娘是半个主子,芳官说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了。薛姨妈很看中香菱,就是正式摆酒开脸,秋桐是赦老爷赐的,凤姐也是摆酒,而一般的人,象袭人,即使是王夫人有心抬举,可是因为没有过“明路”,多给两碗菜不磕头,名不正言不顺被晴雯骂连个姑娘都没有混上。平儿的正式身分也不过通房丫头。探春一生气,还支使平儿去传菜。赵姨娘都只算半个主子,在正室面前就是奴才。还要替王夫人打帘子侍候。凤姐想骂就骂。妾生的孩子只能认正室为母亲,探春不认赵姨娘和赵国基,不是她无情,而是礼法使然。而二姐见到凤姐只称姐姐,在于她认为自己不是贾府奴才,也是平民家的姑娘,不能以婢妾自居。
即使是这种半个主子的姨娘,对奴才而言也是一步登天的事情,平儿虽是凤姐心腹,却只是通房丫头,袭人只是个准姨娘,不算数,鸳鸯气急时曾说过,你们别以为是做稳了姨娘的。鸳鸯说得没错,刘姥姥一进贾府,说平儿不过有点体面的丫头,香菱是正经开了脸的,夏金桂不容,薛姨妈张嘴就是卖掉,之前侍候贾琏的屋里人,贾珠的跟前人,都被打发去了,而袭人在后四十回里也被放出去了。
也许有人不理解,既然一夫一妻多妾制,把贾母王夫人、宝玉自己喜欢的丫头全收在怡红院不就行了,实际上男人的妻妾是有规定的。平民只有四十无子,才允许纳妾,官员则是卿大夫一妻二妾。也就是具备正式官员身份者可以有两位正式的妾。所以兴儿曾说,府里的规矩,爷们大了,要放两个屋里人伏侍,为人方正迂腐,事事遵从祖制的贾*也是一妻两妾的标配,宝玉也不可能超过贾*,大概率也是一妻两妾。
可是贾赦贾珍都有一大群小老婆,为什么他们不遵从一妻两妾的标准呢?书中黛玉去贾赦处,看到的是一群盛装的姬妾,凤姐去贾珍处,也是一群姬妾相迎,姬妾开始是罪犯的妻女,一般是类似于玩具类的戏子妓女之类的这些都是买来的,没有名分,古时文人常有姬妾想赠的也常有叫来姬妾陪客跳舞。苏轼被贬官时就曾送人姬妾,甚至怀孕的姬妾都送人了,白居易老了也卖过小妾,秋桐是贾赦的丫头,却被贾赦赐给了贾琏,意思也是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