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乾隆主动退休当太上皇,在三年的太上皇岁月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80119/6010261.html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是苏轼调侃婉约派诗人张先“老牛吃嫩草”的一首诗。殊不知“十八新娘八十郎”用在耄耋之年的乾隆身上也十分契合。

已经退居二线当太上皇的乾隆,在86岁的高龄下还纳两名十五六岁芳龄的女子为妃,并封其为晋妃和寿贵人。

若说笔者已经对乾隆的这一举止叹为观止,那么在乾隆退位3年内,他的一些举措与“十全老人”这一称号着实不相匹配。

形式上退位,实际上掌权

万人之上的皇帝宝座几乎人人羡慕,想要永坐不退,若非特殊原因,谁愿意退居二线当一个无权无势的太上皇。

唐太宗李渊若非因为李世民发起玄武门之变,逼迫他退位,否则怎会屈尊于后宫无所事事。

唐睿宗李旦也更了一个如豺狼般的儿子,与*敌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争斗不休,杀伐决断间获得来自父亲被迫禅让的皇位。

因在位期间备受逼迫和个人身体健康等原因而不得不禅让皇位的不在少数,但是像乾隆这样没有任何外部威胁,自己身体也并非老弱不堪的情况下,为何会主动禅位呢?当真不贪恋权力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85岁的乾隆依然是有体力和能力继续称帝的,但是由于曾经并未考虑自己能活到如此高龄,所以承诺过绝对不会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在位年数。

8岁登基,69岁逝世的康熙帝在位60年,此时85岁的乾隆已经在位执*60年了。

为了不跨过60这个年限,乾隆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在刘墉、纪晓岚等臣子的劝谏下,于年禅位于皇十五永琰,即嘉庆帝。

一生打了十次胜仗,有“十全老人”之称的乾隆怎会真正的拱手让权,当一个闲散的太上皇,因此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我乖乖地退位,但是我让位不让权”。

乾隆交出了象征皇权的玉玺,但又规定以后的奏折必须同时盖上皇帝玉玺和太上皇印玺才能生效。甚至还以自己在养心殿住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为由,坚决不给嘉庆腾地儿,迫使当朝皇帝还屈居在太子府毓庆宫。

就连上朝时,太上皇乾隆仍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听取百官奏折,皇帝嘉庆只能在太上皇侧下方,这对嘉庆而言又是何等的折辱。

若说乾隆退位后依然掌权不放还尚且能理解为他依然想在有生之年给自己的“十全老人”再加几个功绩,但是他作为太上皇掌权这三年不但压制嘉庆的权利,甚至更加包庇和珅,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王朝的由盛转衰。

退位三年,权财名都要

老人安享晚年生活,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乾隆滋润的晚年生活却建立在劳神伤财的基础上。

在乾隆心里,最崇拜的对象不是自己的父亲雍正,而是爷爷康熙帝,甚至钦佩到想要去效仿。

康熙在60岁和69岁的时候举行过两次千叟宴,不限身份,邀请高龄老人参加寿宴,并且相当成功。乾隆幼时也参加过第二次千叟宴,因此印象十分深刻。

乾隆75岁那年,曾邀请60岁以上的官民参加千叟宴,当时老人们身体尚且硬朗,奔波劳累问题不大,因此整体来说,对于康熙帝的效仿还是比较成功的。

到了乾隆当太上皇的86岁高龄时,或许是为了再次获得上次举办千叟宴“恩隆礼洽,为万古为有之举”的美誉,在嘉庆元年,乾隆声势浩荡地邀请了70岁以上的老者。

但是,由于此时参加宴请的人都岁数已高,每况愈下的身体根本无福享受这些山珍海味,更经不起来回路途的奔波,因此有不少老人因亲赴宴会而身亡。

在乾隆眼里,大家共享宴席是一件喜乐之事,却成为更多人的悲剧。

乾隆举办千叟宴已是耗费巨资,之后又提出修缮因火灾而损毁的乾清宫和交泰殿,这种奢靡的生活方式无疑在为国库雪上加霜。

同时,为了打压嘉庆,乾隆更是在平定民间组织“白莲教”上将手中权力抓得更牢,毕竟为“十全老人”再添一例战功岂不是锦上添花。

在这次平定叛*作乱中,白莲教的头目王三槐虽然被活捉,但是在征调兵力和作战的过程中,足足花费近七万两白银,而且还尚有余孽影响*权稳定,进一步导致清王朝的衰落。

乾隆当天上皇的三年期间,国库几乎是入不敷出,可是权臣和珅却能凭借一己之力满足好大喜功的乾隆热衷于花钱享乐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戏称乾隆时期“铁打的和珅,流水的清官”。

刘墉、纪晓岚这些清官可以一波又一波的更替,但是和珅却能深得乾隆喜爱,甚至对和珅以权谋私、贪敛钱财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但是嘉庆对于和珅就是截然不同的态度了。

乾隆去世,嘉庆终得“万人之上”

乾隆当太上皇的第二年,*机处大臣阿桂病逝,为了避免新人上位,自己权力受到削弱,便命自己的“左膀右臂”和珅担任新的首席*机大臣。

在上早朝时,和珅甚至可以和当朝皇帝嘉庆平起平坐,接受百官叩拜,因此和珅便有了一个外号“二皇帝”,这对*庆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

当乾隆垂垂老矣,无法正常行*时,能近身传达太上皇指令的不是嘉庆,而是和珅可以根据自己听来的模糊话语来传达指令,这也就意味着嘉庆还未掌权,就几乎被和珅架空。

然而这种局面又怎会长久,当乾隆*庆登基后的第四年,在养心殿驾崩后,“铁打的和珅”这种局面便不复存在。

刚刚掌权后的嘉庆就立刻查抄和珅家产,富可敌国的和珅曾经辉煌一时,也落得阶下囚,甚至三尺白绫赐死的悲剧。

对于乾隆在太上皇期间办千叟宴、攻打白莲教、提拔和珅却压制嘉庆的一系列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清王朝的由盛转衰。但是,我们也无法泯灭乾隆早期“十全老人”的功绩。

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告诉当局者所作所为的弊端,却可以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

参考资料:

1.趣历史:乾隆是真心让位给嘉庆的吗?当太上皇的三年多时间里他都在干什么

2.中国历史网:乾隆为什么不杀和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