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日雅趣middot纸帐梅花醉梦间 [复制链接]

1#
纸帐梅花醉梦间

南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也记载了一种过冬用具——梅花纸帐。在一张卧床的四个角立柱,柱上横架一张顶罩,床周安上横木,柱间立上木板;然后,以厚纸在顶罩和床头、床尾以及背壁三侧围成纸帐;最后,在四根柱上各挂一只锡瓶,瓶中插上几支新折的梅枝,这样就成了梅花纸帐。夜晚来临,帐内暗香浮动,纸帐中的人便可伴着香气入眠。

更有一些追求生活格调的士大夫,在纸帐上也画些梅花,或干脆用旧书、旧稿糊成纸帐,既是旧物利用,也为梅花纸帐添了几分雅致。

用纸做帐,现在看来颇为新奇,但对宋人来说司空见惯。宋代造纸技术进步,可以造出洁白、绵软、厚实且尺寸较大的皮纸。用皮纸制作的纸衣、纸被、纸帐,物美价廉,颇受人们欢迎。

宋代的文学作品中也常见纸帐的身影,李清照《孤雁儿》中便有“藤床纸帐朝眠起”一句。雪窦持禅师曾专作一首《纸帐》诗:“不犯条丝不涉机,细揉霜楮净相宜。半轩秋月难分夜,一榻寒云未散时。睡去浩然忘混沌,坐来虚白称无为。绵绵不许纤尘入,任汝风从八面吹。”诗中赞美纸帐轻软洁白,如“―榻寒云”,又以“绵绵不许纤尘入,任汝风从八面吹”两句点明了纸帐的防尘、防风性能。同时,禅师托物言志,借歌咏纸帐,表达了自己如纸帐一般洁白纯净、一尘不染的内心。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记载的梅花纸帐,与南宋时的相比,又多了几样道具:床边放一个小小的脚踏,再置香几,放上香炉在帐内熏香。至于何种床上用品与梅花纸帐最为相配,高濂也列出了清单:布衾、菊枕、蒲褥。纸帐中的床榻摆上这“三件套”,才能感受宋词中“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间”的意境。

与现代相比,古人的取暖设备用起来并不是那么便利。然而,在凛凛冬日回想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如何过冬,或多或少会令人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暖气充盈的室内,或许曾是一位女子“斜倚熏笼坐到明”的地方;少女怀抱手炉与同伴嬉笑的闺房,数百年后可能已经安装了空调。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不变的是春夏秋冬的轮换和人们心中的悠悠情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