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国骇人的隐性影响链论青年恋爱与性接触网 [复制链接]

1#
全国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nb.ifeng.com/a/20180426/6532940_0.shtml
                            

美国骇人的隐性影响链:

论青年恋爱与性接触网络的结构[1]

01

引言

美国青年性病疾控问题严峻,15岁以上青年有一半都有过性行为[2],而性安全保护意识不足。更严重的是,感染了性疾病(SexualTransmitDisease,STD)的青年多半都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而且他们的性结合关系短暂而更换频繁,STD传播犹如“星星之火”。

本文的核心问题便是青少年恋爱与性结合网络的结构长什么样?为什么长这样?以及怎样高效破坏它?破坏这个网络的原因不在于棒打鸳鸯,而在于控制STD的传播。STD研究是流行性学的饭碗,但是作者认为传统流行病学有所局限:(1)自我中心网络和滚雪球样本都把握不了全局网络,(2)流行病学苦苦寻找的传播疾病的“病灶”(core)在青年性结合网络中不明显,因而想用传统那套外科手术式切除“病灶”(隔离传播中心)的方法在青少年性疾病传播中不管用。

本文将流行性学当靶子打,暗暗批评其缺乏社会学想象力,找不到为何青年性结合网络没有中心病灶的原因。这个原因便是基于择偶偏好和择偶地位不失假设:在同学群体的评议下,选择与朋友的前任伴侣谈恋爱会很丢脸,故不能选择朋友的“二手货”(secondpartnership)[3]。因此,青年不会选择朋友的前任伴侣,朋友与不会选择自己的前任伴侣,形成不了恋爱和性结合关系的“四角闭环”(length4cycle,见图8),不能形成STD传播的病灶中心。

本文行文就如下:(1)介绍传统疾病传播网络,加以总结与批评;(2)数据介绍和性行为概念定义;(3)描述美国中西部小镇一所高中恋爱和性结合网络的实际结构为生成树(spanningtree),指出其最大特点:链状、无冗余路径、无辐射中心;(4)寻找这个青年性结合网络缺乏中心病灶的原因,基于择偶不失地位假设认为青年不会选择朋友的前任情侣,由此不能建成性结合关系的“四角恋闭环”,并从反事实原则上用人工模拟网络加以证实。

本文最大的贡献在于运用社会学想象力发现青年性结合网络中缺乏“四角闭环”或“病灶中心”的原因,并用反事实人工社会模拟加以证实,对于青年疾控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反事实人工社会模拟进行因果推断,则可能是社会学第三种研究范式的研究范例。

02

疾病传播模型

基础的疾病传播模型公式为

,即疾病再生产率R0是关于易感性β、平均感染暴露期D和疾病接触的人口结构C的函数。社会学最关心的就是疾病接触的人口结构,即疾病传播网络如何展开,如何让在更多相互接触的人口中传播病毒。

最简单的疾病传播网络就是随机结合模型(RandomMixing),病毒传播不挑人,就像新冠病毒,一个病毒携带者打个喷嚏,就无差别地传染给同一个空间的人群。但STD传播有选择性,一般最起码考虑到性别,因而择偶结合模型(PreferredMixing)更适用。

不过,择偶结合模型只讲究配对结合,不能直接构建STD传播网络。本文总结了既往文献的3类基于择偶结合的STD传播网络类型:中心辐射模型(Core)、逆中心辐射模型(InverseCore)和桥接网络模型(Bridge)。下图展示了这3种网络,黑点为STD高风险个体,白点为低风险个体。

中心辐射模型是最基础的疾病传播网络,如图1-A虚线框即为辐射中心core,中心内部几乎彼此关联,成为疾病向外辐射的中心,也是流行性学苦苦寻找的眼中钉,必先除之而后快。逆中心模型适用于少数中心辐射模型鞭长莫及的范围,见图1-B,如卡车司机购买性服务,每次都换人,性工作者也不断更换服务对象,但性结合网络局限于性工作者与购买性服务者,没有向外辐射。桥接模型指少数个人的风险行为桥接起两个原本独立的网络,STD经中介点向低风险网络传播,如图1-C。

理论上,择偶结合模型会生成上述3种网络结构,但本文数据却发现一个长链状性结合网络(如图1-D描述)。这引发作者的思考:随机结合模型和择偶结合模型,理论上都不能形成链状网络,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先讲作者从何描述出这个链状性结合网络。

图1-A中心辐射模型

图1-B逆中心模型

图1-C桥接模型

图1-D长链状性结合网络

03

情境数据介绍和概念定义

(一)情境和数据

本文数据来自美国青年健康追踪调查(AddHealth)的首轮校内问卷[5],问卷要求受访学生在花名册中点名认出恋爱和性结合伴侣。

本文在高中数据中选中杰斐逊高中的位学生[6],该高中是AddHealth调查两所全员参与的高中之一,学生几乎全是白人,主要来自工薪阶层家庭。该高中坐落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偏僻小镇。小镇名为杰斐逊小镇,四面环山,相对独立,距离最近的大城市也有1小时车程。

杰斐逊高中类似中国偏僻小县城的非重点高中,学生来自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平均成绩较低,不良行为较多。学生抽烟醉酒程度较高,性活跃和性疾病感染程度较高。因为所在地较偏僻,较少外界因素影响,杰斐逊高中是研究封闭社区内部青年性结合网络的理想环境。

(二)性结合关系定义

本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