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夜叉孙二娘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一方面,她出身于黑店世家,用张青的话说:俺这姓孙,全学得他父亲本事,人都唤他做母夜叉孙二娘。出身于黑店世家,孙二娘对于人世间的道德是漠视的,她视人命如草芥,所有的人在她的眼里,不过和牛羊一样。
另一方面,她又和男人一样讲义气,很重视江湖人之间的情谊。武松在血洗鸳鸯楼之后,逃出孟州,是孙二娘和张青夫妻救了他的性命,后来又追随武松,落草为寇。成为二龙山一系的代表人物之一。
孙二娘和武松只有一次相见,就对武松很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方面,武松对孙二娘有饶命之恩
武松在杀死西门庆、潘金莲之后,被发配孟州,而从山东阳谷县到孟州,经过一个叫十字坡的地方,这里有一家酒店,就是母夜叉孙二娘开的黑店。
对这个店,武松是闻名已久,所以一开始他就奔着惹事的态度去调戏孙二娘。
先是将装着银子的重重包裹在孙二娘面前露了相,引起了孙二娘的贪心,又通过言语调戏,让孙二娘对武松起了怒火。
那妇人道:“客官,那得这话?这是你自捏出来的。”武松道:“我见这馒头馅内有几根毛一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武松又问道:“娘子,你家丈夫却怎地不见?”那妇人道:“我的丈夫出外做客未回。”武松道:“恁地时,你独自一个须冷落?”那妇人笑着寻思道:“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不是我来寻你。我且先对付那厮!”这妇人便道:“客官,休要取笑;再吃几碗了,去树下乘凉。要歇,便在我家安歇。”
于是孙二娘给武松一行人的酒中下了蒙汗药,武松江湖上行走,在一些江湖伎俩很是熟悉,趁人不备,将自己杯中的酒泼到了墙角,装作中了蒙汗药的样子,趴倒在桌子上。
趁孙二娘过来搬走武松的机会,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只见他杀猪也似叫将起来。那两个汉子急待向前,被武松大喝一声,惊得呆了。
武松出手,不同凡响,一招就制住了比两个壮汉还要厉害的孙二娘。就要结果了她的性命,正好孙二娘的丈夫菜园子张青很及时地归来,一看情况不对,先向武松下跪求跪,一番好话,武松放了孙二娘。
张青讲了自己和孙二娘的来历,一番马屁,拍得武松很是高兴,他们聊些江湖上的故事,越来越投缘,就这样结为了义姓兄弟。
就这样,孙二娘成了武松的嫂子。
对孙二娘来说,她是一个开黑店的,她对其他人和自己的生命看得很淡,作为一个老江湖,她败在武松的手上,是心服口服的,武松的饶命之恩,菜园子张青和孙二娘也是很感谢的。
一方面,武松的长相、性格和所作所为,很投孙二娘的缘。
从长相来论,武松身高八尺,威风凛凛,很富有阳刚气息。放在现在也是一个型男,很少有女子对他产生敌视心理。
从性格而言,武松快意恩仇,为人精明。在《水浒》中,有这么一段描写:武松把杀西门庆并嫂的缘由一一说了一遍。张青夫妻两个欢喜不尽。
张青夫妻为什么欢喜不尽?是因为武松的性格,豪爽、快意恩仇,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很符合张青夫妻的性格的。甚至让他们起了一起落草的想法。
武松所作所为,也很让人敬佩。一是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这说明了武松的武力之强。
二是哥哥武大被潘金莲害死之后,武松杀了西门庆潘金莲给武大报仇,说明对自己的恩人武松也是很讲究的。
比如说押送武松前往孟州的两个差人,为了救他们的性格,武松曾有一番言论:
武松道:“最是兄长好心顾盼小弟。只是一件,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这两个公人於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伏侍我来,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你若敬爱我时,便与我救起他两个来,不可害他。
快意恩仇,武力超群,这样的人在绿林中是很受大家的欢迎的。他们与武松相交莫逆,在武松遇难时,才伸出了救助之手。
武松与孙二娘之间并没有所谓的爱情
孙二娘是《水浒》中唯一与武松有过零距离接触的人,但在我看来,二人之间并没有所谓的爱情。
孙二娘在出场之时,打扮得很风骚:
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
但纵观在《水浒》中关于她的一生,也是一个很守妇道的义女子;而武松本人也是有很强的道德洁癖。
比如说他面对潘金莲的调戏,表现得干脆直截:
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下,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把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推一交。武松睁起眼来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却不认得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
武松在江湖上对待朋友,对待曾经对他有恩的人,都是有恩报恩,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哪怕是身为普通人的官差,因为一路上和他比较投缘,都求张青夫妻饶他们的性命。
所以,这个时候的武松不会,也不可能对自己的义嫂孙二娘产生什么想法。他们之间,只有惺惺相惜,肝胆相照而已。
不知道我说得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