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那里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天启元年(年)三月初十,努尔哈赤听闻明廷把辽东经略从熊廷弼换成了袁应泰,顿时精神焕发。他知道,像熊廷弼这种人并非量产货,他的离去意味着大明又有了新的便宜可占。于是,努尔哈赤亲自率领诸贝勒及数万大军,从萨尔浒沿浑河而下。两天后的一早,他们抵达了沈阳城东。后金军善于野战,却不擅长攻城。沈阳是明廷关外重镇,城墙高耸,护城河深邃,又被熊廷弼重点修缮过,若贸然猛攻,绝对讨不了好。因此,努尔哈赤派出小股轻骑,试图诱使明军出城。沈阳城内,辽东总兵贺世贤听闻敌情,便准备率领家丁一千余人,出城收割点人头。贺世贤这么做是有底气的。萨尔浒之战后,辽东明军在野外遭遇后金只赢过一仗,而贺世贤就是对阵的军事主官之一。他的一千多名家丁都是英勇善战的骑兵,打仗时悍不畏死,就算到时候战事不利,也有把握及时撤回城内。02这一出,犹如飞蛾扑火,自然而然地踏入了埋伏。然而,贺世贤心中的冷静不亚于任何一座冰山。他带领着家丁们且战且退,如同狂风中的旗帜,即使在包围圈中也能找到出路,最终撤退到了沈阳城的西门。然而,就在这一刻,千钧一发之际,城头上突然冒出一队后金的奸细。那是如蛇蝎般的存在,之前袁应泰无暇甄别而招募的蒙古“夷丁”和辽东“逃民”,混入了明军的队伍。虽然明军历来有招募外籍雇佣兵的成例,但这次却没有仔细甄别,导致后金人混了进来。奸细们犹如毒蛇般砍断了吊桥的绳索,如同打开一道门户,后金军如狼似虎般进入沈阳。战场形势立刻倒向一边。贺世贤此时才知中了埋伏,他已经身中十四箭,如同一只受伤的雄狮,满身血痕。手下劝他向南退回辽阳,再图后计。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悲愤,拒绝道:“我身为大将,不能尽力保住沈阳不失,还有什么脸面再见袁经略!”随后,他不顾重伤在身,再次冲入敌阵。每一次冲杀,都像是在挥舞着巨大的火焰,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敌人。然而,再强大的战士也有疲惫的时候。在杀死数人之后,他再中一箭,从马背上坠落,英勇就义。就这样,沈阳城在一天之内被后金攻陷。《明史·贺世贤传》载:大清兵佯败,世贤乘锐进。倏精骑四合,世贤战且却,抵西门,身被十四矢。城中闻世贤败,各鸟兽窜,而降丁复叛,断城外吊桥。或劝世贤走辽阳,曰:“吾为大将,不能存城,何面目见袁经略乎!”挥铁鞭驰突围中,击杀数人,中矢坠马而死。03此时,沈阳城虽已沦陷,但明军并未完全溃败。只要指挥得当,重夺沈阳并非无望。萨尔浒之战虽以大明失败告终,直接损失达五万多人,但明廷竭尽全力,从全国调集精锐部队支援辽东。到袁应泰上任时,辽镇云集了十三万大军。而且,辽东镇首府辽阳仍在明军手中。在此之前,后金军只攻城不守城,大肆劫掠一番后便退回老巢赫图阿拉。在贺世贤与后金激战时,有明军向沈阳靠拢,这便是援辽总兵童仲揆和陈策率领的川、浙兵。其中,川兵由石砫土司白杆兵组成,共有多人,领头的是都司秦邦屏(其妹正是大名鼎鼎的女将秦良玉)。浙兵有余人,领头的是一代名将戚继光的侄子戚金。这些援军在向沈阳挺进的过程中,逐渐与后金军接触。双方在激烈的交战中互有胜负,但明军仍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尽管损失惨重,但明军的士气并未完全消磨。在关键时刻,明廷又派出了名将熊廷弼前往辽东。他迅速调整战略,重振旗鼓,誓要夺回沈阳。这两支英雄部队,一听到沈阳被围的消息,便立即出发,急行军赶去援救。然而,刚赶到浑河南岸边,却又听到了沈阳城已经被攻破的消息,使得援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由于川、浙兵多为步兵,缺乏与八旗兵在野外对攻的实力,如今又失去了沈阳城的依托,明军难以战胜后金军。然而,就此撤退也不是办法,万一被后金军的游骑发现,引领大军前来攻打,明军的两条腿终究跑不过四条腿,到时候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更何况,川、浙兵素来是明朝的精锐之师,从未见过敌人就先行逃跑,这与他们的光荣传统不符。
于是,明军决定分兵扎寨,以备后金军的攻击。游击将军周敦吉和秦邦屏率领川兵率先渡过浑河,于北岸扎下营寨;童仲揆、陈策和戚金等人则带领着浙兵在南岸扎营驻守。明军在浑河南北两岸筑起了坚固的营垒,以抗击后金军的进攻,保卫沈阳城的安全。
《明史·童仲揆传》载:明年,天启改元,应泰欲城清河、抚顺。议三路出师,用大将十人,各将兵万余,仲揆、策当其二。未行,而大清兵已逼沈阳。两人驰救,次浑河。游击周敦吉曰:“事急矣,请直抵沈阳,与城中兵夹击,可以成功。”已,闻沈阳陷,诸将皆愤曰:“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敦吉固请与石砫都司秦邦屏先渡河,营桥北,仲揆、策及副将戚金、参将张名世统浙兵三千营桥南。04
后世谈及浑河之战,往往强调分兵之大忌,给予后金军队可乘之机,但此论未免过于片面。分兵之因,源于浙兵的特殊兵种配置。当年,戚继光在蓟镇与蒙古铁骑对峙十六年,改良了明军战法,创建了新型车营。在他的领导下,车营曾多次击败蒙古骑兵(甚至有一次明军生擒了朵颜部首领董狐狸和他的哥哥长秃)。
可以说,在遭遇后金之前,车营已成为明军对付骑兵的秘密武器。但车营布阵较之步兵更为复杂,需将战车围成环形,再于车上架设火炮,构成防御阵地,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果车营尚未布置妥当,八旗军就已到来,那么明军仍将难逃失败的命运。因此,让川兵先行渡河,实际上是为大军布置警戒,为浙兵争取结阵的时间。此外,川、浙兵敢于在浑河边扎营,还有一个可靠的保障——援辽总兵官陈策得到消息,袁应泰已经命令李秉诚、朱万良、姜弼三位总兵率领三万骑兵向他们靠拢。此时,这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已经抵达浑河以南50里外。05川兵被誉为“白杆兵”,源自他们手中的白杆枪。这支枪独特而坚韧,由结实的白腊树杆制成,上方带有刀刃的钩子,下方则装配了坚硬的铁环。作战时,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都可以作为攻击的武器。钩子可以砍可以刺,铁环则可以当作锤击性武器,威力无比。当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挺进浑河北岸,与川兵短兵相接时,他才真正领略到白杆兵的厉害。每当八旗军发起冲锋,白杆兵会首先施放火铳,杀退一批敌人。当敌方的骑兵冲到眼前时,不等对方有所动作,白杆兵就会挺起长枪乱捅。这场混战过后,八旗军往往人仰马翻,狼狈不堪。《满文老档》载:“汗往观之,见浑河以北一里外,有步兵二万,分立二营,乃命右翼四旗兵取绵甲、携盾车,徐进攻其二营兵。右翼四旗捕捞抵彼,不待绵甲,红巴牙喇兵至来即进击。明之步兵,皆系精锐兵,骁勇善战,战之不退,我参将一人,游击二人被擒。”在历史的千钧一发之际,原明军抚顺守将、现铁杆汉奸李永芳,改变了战局。他在沈阳城内寻找到了一批炮手,以巨大的诱惑引诱他们,这些炮手并无多少爱国情怀,便带着火器赶赴战场,对准川兵阵营开炮。川兵虽能抵挡后金的骑兵冲锋,但此时已是饥渴交加、疲惫不堪。在猛烈的炮火攻击下,他们再也无法支撑,阵脚大乱。秦邦屏、周敦吉等人全部壮烈殉国,四千多人中只有数百人得以生还,回到浙兵的阵营中去。06浙兵并非不愿救援川兵,只是车阵与兵力限制了他们的发挥,他们只能守在浑河南岸。这些浙兵装备有小型佛郎机炮,这种火器能连发,但射程较近。在八旗军的眼中,明军的火器五花八门,但都是虚有其表,只要派出骑兵铁壁合围,就没有拿不下来的战斗。然而,面对浙兵,他们再次错了。浙兵巧妙利用车阵作为掩护,密集发射佛郎机和火铳,运用“三段击”战术,使八旗军无法大规模冲阵。即使有后援的八旗兵移开浙兵的战车得以突入阵中,浙兵也毫不畏惧。与白杆兵一样,浙兵也有自己的独门武器——狼筅。这是戚继光的发明,长度约五米,是大竹竿上带刺的利器。狼筅当年闽浙沿海的抗倭战场上,狼筅成为了克制日军的重要武器。这些狼筅不仅阻碍了八旗军的进攻,还让明军有机会从侧面突袭,将他们打落马下。而后金右翼的四旗军队由于轻敌,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便加入了战场,最终遭受了重大损失,死伤人数达到数千。07正当后金和明军在战场上展开激烈的交锋,战场形势开始变得不利于努尔哈赤。报告显示,明廷的李秉诚、朱万良、姜弼三位总兵率领的三万骑兵即将赶到浑河战场!如果浙兵阵地无法攻克,再让明军骑兵冲击,双方前后夹击,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且李秉诚的前锋已经击败了沿途负责警戒的后金将领雅松,随后进兵,已然到了后金左翼四旗的兵营前。此时,如果明军能够再努力一把,不说完全打赢后金,至少可以把浙兵给救出来。可是关键时刻,总有人掉了链子。问题出在朱万良和姜弼身上。这两人有严重的门户之见,对浙兵非常不待见。他们不仅在解围行动中拖拖拉拉,而且在刚和后金人马接触时就败退溃逃。朱万良在随后的辽阳之战中拼力死战,最终败殁于辽阳城下,他是一位很有骨气的虎将。在浑河岸边,朱万良和姜弼率先溃逃,这除了故意放水让浙兵去当炮灰,好像也没什么别的理由。外敌都打到家门口了,还在内斗。朱万良和姜弼一退,李秉诚仅剩下一万余人,他也选择了撤退。皇太极随即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战机,也不等大军合围,直接领着几百号人就冲了上去。明军死者枕藉,浙兵唯一的出路就此被封死。08浙兵承受了八旗军一轮又一轮的饱和攻击......眼看,弹尽、援绝,身边的同袍一个接一个倒下,车阵被突破,火器热到不能再打了。浙兵亮出了看家本领鸳鸯阵。鸳鸯阵
鸳鸯阵在面对大规模骑兵的冲锋时,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旦结成阵法,那只能说明浙兵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努尔哈赤下达了最后的总攻命令,天黑之前,必须解决这批浙兵。战斗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此时,总兵陈策战死,童仲揆见状也想要逃跑,但是被戚金拉住了。宁可战死在沙场,裹着马皮埋葬,也绝对不贪生怕死而当逃兵!戚金用行动表明了戚家军战士的英勇气概,为戚家军的英名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自奴酋发难,我兵率望风先逃,未闻有婴其锋者。独此战以万余人当虏数万,杀数千人,虽力屈而死,至今凛凛有生气。”川、浙兵全军覆没!09浙兵于嘉靖三十八年#全民AI创作节#(年)由戚继光整军编成。至天启元年(年)终,剿灭东南沿海倭寇、连胜蒙古、廓清朝鲜,大小百余战,横扫东亚!仅此一败。明廷,真的是配不上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