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孟郊颂扬贞妇烈女的千古名作,古人读了推崇 [复制链接]

1#

诗歌的魅力,不仅在于富含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还在于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深谙此道,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被誉为“诗史”。而唐代另一位诗人孟郊,也十分热衷于反映社会生活,不过他的诗大多数是反映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着“诗囚”之称。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列女操》,便是孟郊创作的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千古名作。贞妇烈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以男性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古人推崇备至的一种社会现象。三纲五常中就有“夫为妻纲”,要求女性从一而终。更有“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的俗语。但这种社会现象,在今人看来无疑争议不断。

《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诗的开篇两句“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便以植物梧桐和动物鸳鸯的忠贞,来引入古代女性贞节操守、从一而终的决心。它的意思是说,梧桐从来都是相守到老,鸳鸯一向都会同生共死。从艺术表达上来看,这里的比喻用得十分贴切,将爱情的真挚深厚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种忠于爱情的情操美德是无论何时都值得推崇的。

接下来的两句“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则是让这首诗在今人看来会引发争议的地方。它的意思是说,贞妇烈女的美德本应是追随逝去的丈夫,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生死相守固然感人,但一方面,男女要平等对待才行。另一方面,生命只有一次,为了爱情抛弃生命不可取。如果是你,你怎么看待贞妇烈女?

最后两句“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是千古名句,旨在表达对待爱情的一片贞心,具有精警的艺术效果。成语“心如古井”便出自于此,后来刘禹锡的诗《竹枝词》中的名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也是从这里翻出。这两句诗主要表达出了贞妇烈女的坚贞不渝。这点倒是值得推崇,毕竟坚贞不渝要比见异思迁、朝秦暮楚好得多。

综观孟郊的这首诗,他盛赞了贞妇烈女对爱情的坚贞,也集中反映出了古代社会中女人出嫁后必须从夫,丈夫死后女子必须守节这一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在古代不但统治阶级推崇表彰,就是民间也很赞美这种现象。可见它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对于孟郊这首诗颂扬的贞妇烈女,你有什么看法?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